望衡图为熊两溟题

先生饱读书五车,磊落胸藏天地庐。

诗笔纵横一万里,山川览胜神蘧蘧。

讲学武昌十五秋,闲来携酒登南楼。

二别中峰尽在目,直欲濯足江汉流。

凭栏不尽登临乐,还向楼头抱衡岳。

洞庭波涛思渺然,十二青螺自卓荦。

惜不得平叔紫金丹,遥躔朱鸟控黄鹤。

又不得长房缩地方,移取湘帆九面置之几砚角。

何物丹青工描摹,为君写作望衡图。

足踏芒鞋首戴笠,一童抱琴来于于。

扪星未观意气壮,开云已觉精诚孚。

指点层峦插天出,雁声几阵飞过无。

岣嵝禹碑扫藓读,石青字赤多模糊。

朅来归订游山草,眼界何止空蓬壶。

愧我卅年老京洛,僦居久被尘网络。

一览此图神欲飞,愿与同订寻山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蒋祥墀的《望衡图为熊两溟题》描绘了一位饱读诗书的先生,胸怀壮志,才情横溢。他曾在武昌讲学多年,闲暇时登高望远,眼中尽是山水之美,心向往江汉之流。他对衡山的景致充满热爱,想象着如能得到神仙般的丹药或法术,就能更好地领略其壮丽。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将自己化身为画中人物,足踏芒鞋,头戴斗笠,身边有童子持琴,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意气风发。

诗中提到的“望衡图”是画家熊两溟的作品,诗人借此表达对衡山景色的深深敬仰和向往。他感慨自己在京洛多年,生活琐碎,而看到这幅画后,心中激起了强烈的登山愿望,希望能与友人一同探寻山川之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

蒋祥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镜词

尘封宝镜光辉歇,一片浮云滓明月。

细调铅汞试重揩,轻痕转眼随风没。

朝来启视无纤瑕,当窗照见颜如花。

祇怜艳质易衰朽,青铜伴影辜韶华。

吁嗟乎,青铜拂拭光仍在,韶华一去时难再。

形式: 古风

秋柳

岁岁红亭送别筵,千条齐映碧云天。

曲江今日重回首,只有寒鸦与暮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十二月廿四日立春有怀渔庄漆林两兄京师

昨夜东风生绮陌,朝来采燕簪轻帻。

人间可乐又逢春,日下还怜未归客。

青旗繁会阗燕郊,黄罗蹀躞翻云翘。

夕阳鞍马忽四散,寒镫相对风萧萧。

忆昔杨盘会食时,堂中白玉传青丝。

三年两地萦梦寐,一尊千里同愁思。

折梅远寄何人将,仰天但见群鸿翔。

人生安得如汝乐,飞鸣到处皆成行。

形式: 古风

夏日偶成

百年老树对深庐,绿意方浓画不如。

檐鸽有声将哺候,林蝉无力试鸣初。

日长差喜添儿课,性懒生憎答客书。

一枕故园清梦熟,起来斜照满庭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