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陈普所作的《和开元余兄儒术误身(其二)》。诗中以“莫逐嗟卑嗟老流”开篇,劝诫人们不要随波逐流,追求低俗或消极的生活态度。接下来,“谋身先向吕宫游”,建议人们在追求个人发展时,应先学习并遵循正确的道路。
“力耕不怕水和旱,笃信能行貊与州”,强调了勤奋努力的重要性,无论环境如何艰难,只要坚定信念,就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同时,也体现了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包容与尊重。
“寡悔到头终得禄,不恒自古或承羞”,告诫人们要减少后悔,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这样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否则可能会遭受耻辱。这里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藜羹布被君休叹,五十无闻却是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赞赏,即使生活清贫,也不必感到遗憾。同时,也提醒人们,到了五十岁还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可能会感到忧虑和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探讨了个人修养、努力奋斗、坚持信念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等多个方面的人生哲理,具有较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