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石珝的《天寿山》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与历史底蕴交织的画面。首句“银峰翠壁峙诸孙”,以银色山峰和翠绿峭壁比喻天寿山的峻峭与秀美,犹如子孙簇拥,展现出山体的威严与生机。次句“岳势雄开祖宅尊”进一步强调了天寿山作为祖宗圣地的崇高地位。
第三句“关塞正当山右臂”,将天寿山比作边关要塞,暗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仿佛是国家的屏障。第四句“风雷近接海西门”,则通过自然气象,描绘出山势的险峻与气势,仿佛能感受到风雷的震撼力。
第五、六句“龙过古涧多成雨,虎撼长松半出根”,运用龙虎的意象,寓言山川的灵秀与力量,雨水润泽,松根暴露,生动展现了山间的生命力。最后一句“隐隐五陵佳气在,欲攀弓剑泣深恩”,借五陵(古代帝王陵墓)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以及对先贤深沉的怀念之情,诗人似乎在感叹历史的沧桑,流露出对过去的感慨和对皇恩的追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载体,融入历史与人文情感,展现了天寿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