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泛舟于芙蓉苑中的雅致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流露。首句“桃李三春夜”以桃李盛开的景象开篇,点明了季节与时间,营造出春夜的温馨氛围。接着,“芙蓉百尺台”则将视线转向更为广阔的景致,百尺高的芙蓉台映衬着四周的美景,令人向往。
“青山载酒去,明月刺船回”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乘舟游历的情景。在青山绿水间饮酒赏景,待到明月升起时,乘着小舟归来,这样的生活情调充满了诗意和闲适。通过“载酒”和“刺船”这两个细节,不仅描绘了活动的场景,也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接下来,“细荇鱼群入,青丛鹿自来”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观的描绘。细长的水草中,鱼群穿梭其间,显得生机勃勃;而青葱的丛林中,鹿群自由自在地漫步,与人和谐共处。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生态的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旧时题石处,馀兴尚悠哉”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满足。题石处,可能是指诗人曾经留下的印记或感想,如今再次经过,仍能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的心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