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为悼念吴公祐祭酒的母亲刘夫人所作,表达了对刘夫人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的深深敬仰。首句“母仪妇道重当今”赞扬了刘夫人作为母亲和女性的典范,她的品行在当时备受尊重。次句“共说夫人独苦心”强调了夫人在育儿和家庭中的辛劳与付出。
“教子遂成双白璧”赞美刘夫人教育有方,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如同珍贵的白璧。而“救夫不惜万黄金”则展现了她为了挽救丈夫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牺牲精神。这两句描绘了夫人的贤良淑德和深沉情感。
“家庭遗爱留名郡”写夫人去世后,她在家庭中留下的爱心和美德使得整个郡县都铭记其名。最后一句“阡表新铭出翰林”进一步说明,夫人的事迹被翰林院记录在案,成为永久的纪念。
“每遇良辰增孝感”表达了每逢佳节,人们都会因怀念刘夫人而更加深感孝道的重要。结尾“板舆閒却在花阴”以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刘夫人即使在身后,仍如花阴般宁静地守护着家人,增添了诗的哀思与温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赞颂,刻画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崇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