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石笋峰的壮丽景象,诗人滕斌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首句“石森如笋峙岩前”运用比喻手法,将石笋比作竹笋,形象地描绘出石笋挺拔直立的姿态,仿佛从岩石中生长而出,充满生机与力量。接着,“天地栽培几百年”,进一步强调了石笋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时间的流逝,体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伟大。
“也合成竿长枝叶”一句,诗人想象石笋不仅形态独特,还仿佛成长为一株高大的树木,长出了枝叶,这既是对石笋形态的夸张描述,也是对生命力的赞美。最后,“清阴乔郁庇山川”则描绘了石笋带来的荫凉覆盖了山川大地,不仅为生物提供了避暑的场所,也象征着石笋对周围环境的保护作用,展现出其独特的生态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展现了石笋峰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