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令(其一)述佛氏三戒

贪。秋菊春兰一手拈。扬州月,独占不分三。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鉴赏

这首诗以“贪”为主题,巧妙地融入了佛家的三戒思想,即戒贪、戒嗔、戒痴。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将“贪”比作手中同时握着的秋菊与春兰,形象地表达了贪欲如同这两种花一样,美丽而诱人,却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秋菊代表了高洁与坚韧,春兰则象征着清新与雅致,两者并置,寓意着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要警惕贪婪之心的滋生。

“扬州月,独占不分三”,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扬州月在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画面,更暗喻了在面对诱惑时,人们往往难以自持,如同月光下的扬州城,美丽而难以分割。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传达出对人性中贪婪一面的深刻反思,以及对道德自律的呼唤。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十六字令(其二)述佛氏三戒

嗔。青史烦冤郁不申。东风恶,恼煞看花人。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十六字令(其三)述佛氏三戒

痴。梦里商量怕蝶知。心头事,细诉与花枝。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次韵治芗观落日诗(其二)

我昔入海天,落日散奇绮。

碧浪喷千花,六合横一紫。

须臾寒云吞,欲繫不可止。

使我太古心,投入太古水。

苍茫无垠悲,同舟对徐子。

维时岁在戊,衔冤去帝里。

回望天路昏,真疑地维圮。

狡狯弄群阴,幻出千旖旎。

哀哉九重圜,翻作覆盆底。

故人就青山,绝景空徙倚。

天风撼梦醒,惝恍十年里。

形式: 古风

次韵治芗观落日诗(其三)

江山第一区,夕阳万古绮。

云水合空明,晃漾千翠紫。

胜游忆焦山,拾级绝巇止。

明霞开镜奁,秋潋桃花水。

楼台拥烟鬟,金碧射眸子。

天人纱縠裳,舒卷一千里。

影澄孤塔双,波折连樯圮。

六朝烟雨愁,一霎春旖旎。

欲以色幻真,持问天眼底。

安得身一龛,危栏寄孤倚。

寂摄诸界天,永住残照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