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安仁县权令主簿同蔡尉见访二首(其一)

莽莽缠兵气,蓬茅庇一邱。

尚看蒙赤帻,不复卧黄紬。

抱牍杭凫鹜,徵租聚沐猴。

黄昏更萧瑟,风雨啸鸺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安仁县的一幅生动的社会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当地官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首句“莽莽缠兵气”,开篇即以“莽莽”形容兵气弥漫,暗示了战争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一种紧张而压抑的基调。接着“蓬茅庇一邱”,描绘出一片简陋的茅屋,隐喻着百姓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这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示了战争对社会的破坏,也反映了普通民众在战乱中的生存状态。

“尚看蒙赤帻,不复卧黄紬。”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蒙赤帻是古代士兵的头饰,这里用来象征战争;“不复卧黄紬”则暗示了过去安宁生活不再,人们失去了往日的平静与舒适。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战乱给人民带来苦难的深切同情。

接下来,“抱牍杭凫鹜,徵租聚沐猴。”这两句描绘了官府征税的情景。抱着公文的官员忙碌地奔波于百姓之间,收取赋税,而百姓则像猴子一样聚集在一起,显得无助与无奈。这一场景不仅揭示了官府与百姓之间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与压迫。

最后,“黄昏更萧瑟,风雨啸鸺鹠。”这两句以黄昏时分的萧瑟景象作为背景,通过风雨中鸣叫的鸺鹠(猫头鹰)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凉与不安的氛围。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人心惶恐的一种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安仁县社会现状的描绘,展现了战争背景下人民生活的艰辛与痛苦,以及官府与百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底层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724)

孙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 号:鸿庆居士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1081~1169

相关古诗词

过安仁县权令主簿同蔡尉见访二首(其二)

投老一浮萍,长亭复短亭。

谁怜仙客去,自有故人经。

世乱眉多赤,情高眼独青。

临分听苦语,令我醉时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宿临川村舍

林壑已秋声,凉蝉又一鸣。

人间多古意,地僻有微行。

身老殊方去,愁牵百虑生。

途人夜相语,豺虎正纵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临川孝义寺壁二首(其一)

秋风袅袅转庭梧,客梦初惊一鸟呼。

拣尽寒枝栖不稳,独行残夜影同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临川孝义寺壁二首(其二)

孤城吹角五更风,笑语团圞一梦中。

战格连云家万里,书凭黄犬若为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