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安平

碧流春色海天宽,岛屿苍茫雨后看。

半棹斜翻云影碎,片帆遥送浪花残。

沙浮曲岸渔人宅,树隐孤村战将坛。

曾是昔年歌舞地,寒城寂寂暮烟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静谧的渡口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碧流春色海天宽”,以“碧流”点明了水色的清澈,以“春色”渲染了季节的生机,以“海天宽”展现出广阔无垠的视野,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氛围。

接着,“岛屿苍茫雨后看”,在雨后的清新中,岛屿显得更加苍茫,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诗人通过“雨后”这一时间点,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特定时刻的情感体验相结合,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半棹斜翻云影碎,片帆遥送浪花残”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渡口景象的描绘。通过“半棹斜翻”和“片帆遥送”,动态地展现了船只在水面行进时所产生的光影效果,以及波浪与船只之间的互动,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寓意着生活的流转与变化。

“沙浮曲岸渔人宅,树隐孤村战将坛”则将视线从水面转向岸边,描绘了渔人居住的环境和远处孤村的景象。通过“沙浮曲岸”和“树隐孤村”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暗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最后,“曾是昔年歌舞地,寒城寂寂暮烟寒”两句,将视角拉回历史,通过“歌舞地”与“寒城寂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现今寂静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

收录诗词(47)

陈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游海会寺

翠竹斜榕小径通,招提旧日馆娃宫。

昙花冷对妆楼月,贝叶寒生舞殿风。

野色苍茫留院落,溪烟黯淡到帘栊。

寻春莫问欢娱事,霸业兴亡总是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宁静王祠

间关投绝域,遗庙海之滨。

古殿山云暮,空阶野草春。

鸱鸮啼向客,杜宇咽迎人。

自立千秋节,英风起白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登赤嵌城远眺

鹿耳鲲身翠屿连,云光海色雨晴天。

江帆晓渡波间影,市宅寒炊竹外烟。

山似画屏时染黛,水如冰镜日磨鲜。

凭高得趣閒瞻眺,万里乡关一望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二赞行溪

竹桥平野路,春水涨清溪。

风静寒沙阔,烟浓远树低。

青芜喧海燕,碧岸叫村鸡。

为语南游客,应知慎马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