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黄廷用的《焦山》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昔人已去白云还”,表达了对往昔人物的怀念和时光流逝的感慨,白云依旧,人事如梦。次句“鹤榻犹悬海上山”以仙鹤和山海之景寓言,暗示焦山曾有高人隐居的传说。
第三句“万顷春涛烟市迥”,通过描绘广阔的春潮和远处朦胧的市井,展现出江面的辽阔与宁静。第四句“半江秋两洞门閒”,进一步刻画了秋天洞门闲适的景象,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
第五句“秪愁驷马逃秦世”,借“驷马”象征逃离纷扰的世俗,暗指对乱世的忧虑。最后一句“肯为公车入汉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不问世事的态度,宁愿在竹林清风中泛舟,享受夕阳下的宁静生活。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