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明堂天子昔登坛,御道风流拥汉官。
海色迥临三观动,春阴不散五松寒。
白云忽向封中出,玉牒谁从箧里看。
此日满朝求禅草,相如早晚入长安。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名为《殷太史正甫至自太山为赠》。诗中描绘了明堂天子登坛的壮观景象,以及御道上汉官们的风流气派。海色与三观相互映衬,春阴笼罩下五松显得格外寒冷。白云在封地中突然涌现,而玉牒似乎被遗忘在了箱箧之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殷太史正甫的敬意,并期待他早日回到长安,为朝廷撰写禅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上宫春色自何年,阿阁神房几洞天。
囊里定携三秀草,怀中曾拟四愁篇。
射牛汉迹今犹在,系马吴门似杳然。
七十二家论祀典,还朝可奏圣人前。
才子风流满禁林,传经海岱主恩深。
诸生自纪衔鱼事,千里谁知相马心。
王气日随江汉转,方城春压洞庭阴。
怜君宦迹偏形胜,四十参藩岂滞淫。
执宪登台海岱东,衔恩入拜少司空。
长安近指回车日,阊阖遥分曳履风。
北斗秋高玄武署,五云春满建章宫。
悬知鱼藻欢无极,汉主从容问画熊。
八月仙槎海上行,司空谒帝凤凰城。
汉庭经术还高第,画省风流自列卿。
视草星辰堪动色,按章朝野尽知名。
况逢麟阁多贤日,非复当年折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