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二首(其一)

衰年无思独栖栖,月旦何劳更品题。

自古冥飞知避弋,从来世事笑吹齑。

阶前野鹤鸡同食,谷底芳兰棘自迷。

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述怀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晚年孤独的心境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首句“衰年无思独栖栖”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老迈与孤寂,无太多杂念,只是独自度过时光。次句“月旦何劳更品题”暗示诗人对于外界的评价和议论已不以为意,不再自我苛求。

第三句“自古冥飞知避弋”运用比喻,说自然中的鸟儿懂得避开猎人的箭矢,寓意诗人明白人世间的纷扰,选择远离是非。第四句“从来世事笑吹齑”则以冷笑面对世态炎凉,把世事比作嚼碎的食物,表达出对人间琐事的不屑一顾。

第五、六句“阶前野鹤鸡同食,谷底芳兰棘自迷”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超脱的生活状态,即使与鸡共食,也能心境如鹤般高洁,而谷底的兰花被荆棘环绕,象征着诗人虽处困境,却依然保持高雅的志趣。

最后两句“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以景结情,远处山峰依旧可见,夕阳余晖映照在暮云之上,画面宁静而深远,寓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未来的淡然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晚年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述怀二首(其二)

平生百感复千忧,老景如登海上舟。

毒雾不知何处尽,飓风空说有时休。

艰难徐市仍求药,错愕任公畏下钩。

悔不把茅同野衲,万山深处自遮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小幅雪景(其二)

湖边倒树玉为槎,树底茆檐路半斜。

饥鹤翅寒飞不去,伴人閒立看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凝清轩三首(其二)

少无簪组念,雅志在丘岑。

结庐古涧阿,栖迹嘉树林。

南轩纳朝阳,北牖延夕阴。

踵门无深辙,入室有鸣琴。

良朋以时至,清坐谈古今。

秫田秋向熟,浊醪行可斟。

倾筐撷园蔬,持竿钓清浔。

欢饮聊共适,过满非所钦。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读山海经二首(其一)

古来学仙者,汉武殊可怜。

后宫降王母,东狩封泰山。

青鸟去不返,巨石乃能言。

空留蟠桃核,谁能待千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