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祥首座

师在羌庐西复东,无心还似鸟飞空。

月钩云幕今何处,禅板蒲团只眼中。

未悟竹间鸣瓦砾,拟随童子问铃风。

前身倘是胡居士,打破虚空对沼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谢薖所作,名为《怀祥首座》。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名为祥首座的僧侣的怀念之情,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首句“师在羌庐西复东”,以“师”字点明对象为僧人,而“羌庐”则暗示其居住环境的简朴与远离尘嚣。接着“西复东”三字,形象地描绘出僧人行脚游历的自由与无拘无束,同时也隐含着对祥首座行踪不定、追求真理的赞美。

“无心还似鸟飞空”一句,将僧人的心境比作飞翔的鸟儿,表达了其心灵的自由与超脱世俗的境界。这种无心的状态,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内心纯净、不被杂念所扰的禅修境界的追求。

“月钩云幕今何处,禅板蒲团只眼中”两句,通过月与云的变化,以及禅修工具的描述,进一步深化了对祥首座修行生活的想象。月钩与云幕的变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广阔,而禅板与蒲团则是修行者日常生活的具体体现,强调了禅修对于心灵净化的重要性。

“未悟竹间鸣瓦砾,拟随童子问铃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祥首座智慧与境界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禅学的渴望与探索之心。竹间瓦砾的鸣响,以及童子询问铃风的场景,都是诗人借以表达对禅宗智慧的追求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最后,“前身倘是胡居士,打破虚空对沼公”两句,以假设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祥首座的敬仰之情。这里提到的“胡居士”与“沼公”可能是对祥首座修行成就的比喻,而“打破虚空”则意味着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祥首座修行生活的描绘与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禅宗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收录诗词(294)

谢薖(宋)

成就

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谢逸从弟,与兄齐名,同学于吕希哲,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逸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经历

不详

  • 字:幼盘
  • 号:竹友居士
  • 籍贯: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
  • 生卒年:1074~1116

相关古诗词

寄李商老兼简文若季弓

有客春来传尺书,书词字字敌琼琚。

经时伏枕沉绵甚,异县论交消息疏。

物外高情想三凤,眼中何物当双鱼。

遥知小弟凄凉意,骑省归来正望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昼卧二首(其一)

书魔才挽睡魔推,鼻息俄惊吼怒雷。

梦到逍遥大庭馆,不堪檐外鸟惊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昼卧二首(其二)

剥剥啄啄无俗客,清清泠泠多好风。

一枕本无忧乐累,何须游宦大槐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青精饭三首(其一)

霍山王邓两真隐,驾鹤乘云飞九天。

当时服饵定何物,同饭青精三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