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李流芳所作,名为《为陈维立题画(其一)》。诗中以“桃花与流水”开篇,营造出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下来的“一往隔千春”,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距离,使得这幅画面更加深邃,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畏向外人道,如何重问津”两句,则是情感的深化,诗人似乎在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再次寻觅那份宁静与和谐的渴望。这里的“问津”原意是指询问渡口,引申为寻找归路或重新开始,透露出一种既向往又畏惧的心理状态,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体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过往的追忆,以及对未来可能的憧憬。李流芳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又细腻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