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孤云两角委渔矶,极目沧桑事已非。
隔浦青燐相掩映,傍蹊红雨自霏微。
樯乌转逐危舟宿,社燕空寻旧垒飞。
独有采芝人尚在,天荒地老不知归。
这首诗是明朝抗清英雄张煌言所作的《舟山感旧四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诗人对故地的感慨和对时局变迁的深沉思考。首句“孤云两角委渔矶”,以孤云投靠渔矶的形象,象征自己如失群之雁,流落他乡。次句“极目沧桑事已非”,饱含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凄凉的感叹。
第三句“隔浦青磷相掩映”,运用磷火比喻历史的遗迹,暗示了岁月流转中人事的消逝。第四句“傍蹊红雨自霏微”,则描绘出一种凄清的氛围,红雨可能象征战火或落花,显得格外伤感。
第五六句“樯乌转逐危舟宿,社燕空寻旧垒飞”,通过乌鸦栖息在危险的小舟上和燕子寻找废弃的巢穴,进一步渲染了物是人非的悲凉。最后两句“独有采芝人尚在,天荒地老不知归”,借采芝人的形象,表达诗人孤独坚守,不愿随波逐流,即使时光荏苒,也决心不改初衷。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深深忧虑。
不详
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十洲三岛忆登攀,烟火仙源半阓阛。
岂意晋阳仍祸水,枉传越国有神山。
荒城睥睨眠还立,虚殿罘罳废莫关。
谁与海翁争地主,到来却让白鸥閒!
江皋烽尽烬犹红,猎火岿然满故宫。
楼阁总随蜃气散,鼓鼙迸入角声空。
田横岛上凄凉月,杜若洲前零落风。
翘首灵光何处是,五云应复捧南中?
岛屿微茫兵甲残,十年碧血恨漫漫。
空村人迹疑毛女,野寺僧閒说汉官。
独喜亡秦三户在,翻怜兴夏一成难。
只今涨海胡尘里,莫作当时天堑看!
传闻使节下牂牁,天语衔来识圣波。
南国衣冠犹似昔,北门锁钥竟如何?
时危还说依铜马,道阻徒劳想玉珂。
料得枫宸能烛远,黄麻紫綍不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