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刘清(袪尘)的《偶书(其一)》以秋天引发的愁绪为主题,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首句“愁是秋所成”,直接点出愁绪与秋季的关联,暗示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可能触发了诗人的哀愁。接下来,“经春偏愈剧”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愁情在春天并未消减,反而更加浓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难以排解的情绪。
“耿耿有物存,驱之寡奇策”表达了诗人对于愁绪无法摆脱的无奈,即使试图寻找解决办法,也感到无计可施。诗人通过“虽或听流泉,泉声更凄激”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即使欣赏自然的流水声,也无法平息内心的愁苦,反而使心境更加悲凉。
最后两句“思欲凌风翔,而不生羽翼”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现实,像仙人一样飞翔以解脱愁苦的愿望,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只能是“聊用展胸臆”的自我安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愁苦的深刻体验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