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其一)

愁是秋所成,经春偏愈剧。

耿耿有物存,驱之寡奇策。

虽或听流泉,泉声更凄激。

思欲凌风翔,而不生羽翼。

庶几学神仙,聊用展胸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清(袪尘)的《偶书(其一)》以秋天引发的愁绪为主题,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首句“愁是秋所成”,直接点出愁绪与秋季的关联,暗示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可能触发了诗人的哀愁。接下来,“经春偏愈剧”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愁情在春天并未消减,反而更加浓烈,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难以排解的情绪。

“耿耿有物存,驱之寡奇策”表达了诗人对于愁绪无法摆脱的无奈,即使试图寻找解决办法,也感到无计可施。诗人通过“虽或听流泉,泉声更凄激”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即使欣赏自然的流水声,也无法平息内心的愁苦,反而使心境更加悲凉。

最后两句“思欲凌风翔,而不生羽翼”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现实,像仙人一样飞翔以解脱愁苦的愿望,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只能是“聊用展胸臆”的自我安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愁苦的深刻体验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3)

刘清(袪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书(其二)

神仙则谓予,君计胡太迂。

灵琐颇偃蹇,玉京亦崎岖。

三万六千日,疾于箭脱弧。

鍊汞事丹砂,几人得其珠。

鸟申而熊经,徒自瘁厥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月夜宿云门寺

攀萝陟层峦,投宿远公宅。

众鸟不闻声,悠然夜方寂。

一规月破云,流辉照虚壁。

萧萧松影寒,皎皎山光白。

蛩号露草清,猿啸烟林碧。

我心素爱间,此来惬所适。

逝将谢尘烦,永伴栖元客。

形式: 排律

登悠然楼

何须郊外觅林丘,车马喧阗境自幽。

钟鼓声传无吏至,风帆影过有江流。

到床山色开青眼,入梦花香笑白头。

不似桃源迷故路,武陵渔父得重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夜归

水声离闸小,镫火隔林微。

骤雨移山去,羁人趁夜归。

村因滑径远,星为湿云稀。

遥想溪桥外,苍烟冷竹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