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龛岩赋十景诗(其一)读书岩

女娲炼遗补天石,六丁下凿开岩室。

山灵閟护不敢居,留与令公读经籍。

至今犹听吾伊声,刚风吹度渊龙惊。

白云千古封故迹,汗青不朽传清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游东龛岩赋十景诗(其一)读书岩》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崇高的画面。诗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为引子,讲述了一块神奇的补天石被六丁神人发掘,开辟成岩室的情景。山中的精灵因为敬畏这块石头的神圣,不敢占据,反而将其留给了名叫令公的人来研读经书。这体现了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

诗中“至今犹听吾伊声”一句,暗示了读书岩中仍有琅琅书声回荡,象征着智慧的传承。接下来的“刚风吹度渊龙惊”,通过风的力度和龙的震惊,进一步渲染了读书岩的庄严气氛。最后两句“白云千古封故迹,汗青不朽传清名”,表达了对读书岩历史遗迹的崇高敬意,以及它在岁月长河中清名永垂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意境优美,既展现了读书岩的历史渊源,又传达了对知识学问的尊崇和对历史传承的珍视。

收录诗词(426)

唐文凤(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东龛岩赋十景诗(其二)东龛寺

东龛古刹寄岩麓,令公读书有遗躅。

瑟瑟风语龙髯松,潇潇雨敲凤尾竹。

流传香火将千秋,晨钟暮鼓云悠悠。

鸾笙鹤驾碧霄远,神归故国应来游。

形式: 古风

游东龛岩赋十景诗(其三)石舫

无帆无楫空类舫,不经江涨波涛漾。

当年已办济川功,留得遗形岩石上。

纵令百丈那可牵,高歌击节时叩舷。

云流如水疑欲泛,沧海桑田多变迁。

形式: 古风

游东龛岩赋十景诗(其四)瓮潭

空潭形圆小于瓮,寒泉注满波翻永。

秋蟾落影如明珠,夜永骊龙应起弄。

若能变作葡萄醅,酣饮吏部应时来。

当年令公日咽漱,青山猿鹤无惊猜。

形式: 古风

游东龛岩赋十景诗(其五)笔架峰

雨沐莲峰青孕孕,移来宜付中书卧。

东溟为砚云如笺,写遍长天愁欲破。

令公手携登玉堂,凤池波浸山苍苍。

龙蛇鸾鹄有神助,九霄夜贯晴虹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