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对昔日冤案平反后与当事人重逢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忠臣守正不谋身”开篇,赞扬了忠诚之士坚守正道,不以个人得失为念的高尚品质。接着,“处己虽危道益尊”进一步强调了坚守正道者即使面临危险,其道德威望反而更加崇高。
“直为冕旒宣圣训,岂唯囹圄被宽恩”两句,表达了忠诚之士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正道,在关键时刻也能传达圣明教诲,甚至能为囚犯带来宽恕和恩泽,展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和价值。
“阴功自可资耆寿,馀庆犹当见子孙”则暗示了忠诚之士的善行能够为自己带来长寿,并且这些善行的余荫还能惠及子孙后代,体现了道德行为的长远意义。
最后,“徒有爱贤无所达,行将归老愧难论”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及时发现并赏识贤才的遗憾,以及即将年老时对此难以言说的愧疚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对忠诚、正义和道德价值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