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月色满湖村。枫叶芦花共断魂。

好个霜天堪把盏,芳樽。一榻凝尘空掩门。

此意与谁论。独倚阑干看雁群。

篱下黄花开遍了,东君。一向天涯信不闻。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翻译

月光洒满了整个村庄,枫叶和芦花都显得凄凉。
这霜冷的天气正适合举杯畅饮,美酒在手,却只见尘封的房门紧闭。
这份孤独的心事与谁诉说呢?独自倚着栏杆,望着南飞的大雁。
篱笆下的菊花已经开得繁盛,春神啊,我一直在远方等待你的消息,却从未收到。

注释

月色:明亮的月光。
满湖村:照亮整个村庄。
枫叶:红色的枫叶。
芦花:白色的芦苇花。
断魂:心情悲凉。
霜天:寒冷的天气。
把盏:举杯饮酒。
芳樽:美酒。
一榻凝尘:满是灰尘的床榻。
空掩门:房门紧闭。
此意:这种心情。
与谁论:向谁倾诉。
阑干:栏杆。
看雁群:望着大雁。
篱下:篱笆旁边。
黄花:菊花。
东君:春天的象征或春神。
天涯:远方。
信:书信。
闻:听到。

鉴赏

这首《南乡子》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以其简洁的词句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乡的画面。"月色满湖村",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月光洒满湖边村落的宁静夜晚,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寥的氛围。"枫叶芦花共断魂",通过枫叶和芦花的凋零,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好个霜天堪把盏,芳樽",在这样的霜冷天气中,词人独自举杯,试图借酒浇愁,然而"一榻凝尘空掩门",暗示了他的孤独和无人陪伴。"此意与谁论",流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

"独倚阑干看雁群",他独自倚靠栏杆,遥望南飞的大雁,寄托对远方的期待和对家乡的向往。"篱下黄花开遍了,东君",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变迁,菊花盛开,但词人却未收到来自远方的消息,"一向天涯信不闻",表达了他对音讯断绝的深深忧虑。

整首词以景寓情,通过描绘秋夜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现了词人孤寂落寞、怀人思乡的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其三)集句

狂风落尽深红色。春色恼人眠不得。

泪沿红粉湿罗巾,怨入青尘愁锦瑟。

岂知一夕秦楼客。烟树重重芳信隔。

倚楼无语欲销魂,柳外飞来双羽玉。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失调名

欲知相忆时,但看裙带馀几许。桃脸自羞心自爱。

微酣后,记取夜来题目。

门掩映,人寂静,风弄一枝花影。

风袅篆烟不卷帘,雨打梨花深闭门。

恓惶两泪流,界破残妆面。嘹嘹呖呖雁南还。

金炉香烬漏声残。影转西楼十二层。情绪厌厌。

微蟾残照挂墙头。金猊宝篆香馥郁。

掌握貔貅十万兵。广寒宫未闭,独折一枝芳。

数声啼鸟不堪闻。一溪流水绿湾环。琼瑶堆满径。

溶泄冰澌逐水流。衣薄不禁寒。三竿日上醉初醒。

徘徊无语倚南楼。目送归鸿泪转流。

罗带缓,倩谁收。

人情惟有相思切,乍去还来无尽头。

争似水,只东流。

轻暖吹香,薰风涨绿,此窗添得琅玕玉。

新粉微含,翠浪明如玉。

珠泪偷弹,纤腰减束,天涯劳我危楼目。

燕子无情,斜语阑干曲。

形式:

古阳关

渭城朝雨,一霎裛轻尘。更洒遍、客舍青青。

弄柔凝、千缕柳色新。

更洒偏,客舍青青,千缕柳色新。休烦恼。

劝君更尽一杯酒,人生会少。

自古富贵功名有定分。莫遣容仪瘦损。

休烦恼,劝君更尽一杯酒,只恐怕、西出阳关,旧游如梦,眼前无故人。

只恐怕、西出阳关,眼前无故人。

形式: 词牌: 阳关引

雨中花.改冯相三愿词

我有五重深深愿:第一愿、且图久远。

二愿恰如雕梁双燕。岁岁后、长相见。

三愿薄情相顾恋。第四愿、永不分散。

五愿奴哥收因结果,做个大宅院。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