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独上高台寻六代。多少江山,都在斜阳外。
极目浮云还四海。回头更恨斜阳快。
鹭渚龙山何处在,莫种梧桐,空把鸾皇待。
无数啼乌声不奈。凤凰却恐乾坤隘。
这首清代吴绮的《凤栖梧·凤凰台》描绘了一幅孤独登高远望的历史沧桑图景。诗人独自登上高台,追忆六朝往事,感叹江山依旧,而历史的辉煌已远在斜阳之外。他眺望远方,只见白云飘渺,四海苍茫,内心更加遗憾时光匆匆,斜阳西下之速令人无奈。
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昔日的鹭渚龙山,感叹那里已无处可觅,暗示凤凰不再归来,徒然种植梧桐,等待鸾皇(凤凰)的到来,显得徒劳无功。这表达了对盛世不再、英雄无处的哀思。
最后,无数乌鸦的啼叫增添了悲凉气氛,诗人担忧凤凰这样的祥瑞之鸟因天地狭窄而无法安身,寓言式地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空间局限的忧虑。整首词以凤凰为象征,寄寓了对历史兴衰和个体命运的深沉感慨。
不详
一字丰南,又号听翁。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后失官,再未出仕
重来忘了升之路。当时白浪今何处。休挂旧宫幡。
秋风片片寒。犹记金经舍。亲为三郎写。
石佛几时来。袈裟绣绿苔。
东风初到乌衣路。开尽了、轻红千树。
癫狂不见当年杜。花袅酒旗青纻。
又过了榆钱柳絮。浑莫劝、东君且住。
恨他燕子衔春去。一片香泥何处。
几曲空传碧玉流。小姑归后暮烟收。
闲来休倚钿箜篌。
绿树难遮三月恨,碧云长带一江秋。
那堪重忆少年游。
酒痕沾地。宫市灯花里。
彻夜金扉浑不闭,浪把江山戏。风流六代常新。
教人却恨东昏。笑煞莲花满地,可怜芳草罗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