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杨妃吹笛图》由明代诗人俞泰所作,描绘了杨贵妃吹笛的场景,充满了历史与艺术的交融。
“音律从来寿邸长”,开篇便以“寿邸”点明地点,暗示杨贵妃所在的宫殿环境优雅,音乐悠扬,预示着接下来将是一幅华美而富有情感的画面。“宫中新调称新妆”,进一步描述了在新妆的映衬下,宫中演奏的新曲子显得格外和谐悦耳,仿佛是为这盛装的时刻量身定制。
“谁知吹出无双曲”,这一句转折,引人深思。它不仅赞美了杨贵妃吹奏的乐曲独一无二,更是暗示了其技艺之高超,让听者难以忘怀。同时,“无双曲”也暗含着对杨贵妃独特魅力和地位的肯定。
“究为嵬坡诉断肠”,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嵬坡,此处可能象征着某种难以言喻的痛苦或思念,通过杨贵妃的笛声传达出来,触动人心。断肠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情感的强烈与深刻,让人感受到音乐背后隐藏的故事和情感的复杂性。
整首诗通过对杨贵妃吹笛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音乐与情感的美妙结合,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俞泰巧妙地运用语言,使得读者仿佛能亲临现场,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