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张恩准的《送李辅堂入都(其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辅堂离家入都的关切与忧虑。首句“非有幽栖志”表明友人并非自愿隐居,而是因战乱而被迫离开家乡;“干戈莽自愁”则直接揭示了战事带来的愁苦。诗人希望他能带着家人寻找一个和平的乐土,“学稼服先畴”,暗示着耕读传家,以求安稳。
“黄卷孤镫夕”描绘了友人在夜晚读书的情景,孤独的灯光下研读经书,显示出他的勤奋和坚韧。“青松古屋秋”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和岁月的沧桑,寓意友人的高尚品格和坚韧不拔。
最后两句“风尘虽未解,何敢竟淹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担忧,即使友人有志向,但在战乱未平的情况下,也不敢让他长久停留,流露出深深的关怀和对友人前途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局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