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交师演古轩

万法一轩中,周回百座容。

曲燃薝卜久,横揭贝多重。

信士供晨钵,门人集午钟。

何时听雄辨,几柄换庭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万物皆在一轩之内,容纳百座殿堂。
香烟缭绕的薝卜长久燃烧,横陈的贝多宝重重叠叠。
虔诚的信徒供奉早晨的饭碗,弟子们在正午聚集听钟声。
何时能聆听一场激昂的辩论,又有多少次更换庭院中的松树。

注释

万法:指世间万物,佛法中的各种教义和修行方法。
轩:这里指殿堂或屋舍,可能是个宗教场所。
薝卜:一种香料,可能用于祭祀或仪式中。
信士:信仰坚定的人,此处指虔诚的佛教徒。
雄辨:有力的辩论,形容辩论者的言辞犀利、有说服力。
庭松:庭院中的松树,可能寓意岁月更迭或修行者的坚韧不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佛寺生活图景。"万法一轩中,周回百座容"表达了佛教以慈悲为怀,包容万物之意。"曲燃薝卜久,横揭贝多重"则形象地描绘了香炉中的香料缓缓燃烧,以及寺庙门前悬挂的经幡重叠交错的景象。

"信士供晨钵,门人集午钟"展示了佛教徒早晚礼佛、敲击钟鼓进行日常宗教活动的情形。这些细节展现了寺庙生活的宁静与庄严,同时也反映出信众对佛法的虔诚与敬仰。

最后两句"何时听雄辨,几柄换庭松"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在这宁静环境中聆听高僧开示的渴望,以及寺院庭院内古松更迭更新的变化。通过这些描写,诗人传递出一种追求心灵净化与精神寄托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佛教文化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是一篇融合了景象描绘、宗教氛围以及个人情感表达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子骏游沙溪洞

闻有沙溪洞,公将柅使轮。

还如探禹穴,应见避秦人。

石伞形容古,琳房气象春。

若逢丹辇客,问取虎文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山池

偪侧苍苔地,?邪白石池。数枝红菡萏,几尺碧涟漪。

鱼鳖争香饵,儿童簇钓丝。

爱来芳荫下,每日日西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舍早起探晴

山鸟啭晴日,独行风满林。

涧花薰野袂,岩水溅幽襟。

侧石惊新滑,垂萝爱近深。

萧然此清兴,不似戴华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其二)

已是秋阴更夕曛,乱山高下起寒云。

危楼愿见客何处,远笛不知人厌闻。

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叶纷纷。

此愁万斛谁量得,直为重拈庾信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