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蓬莱阁和坡公海市韵

地维汨没东南空,元气混接苍冥中。

悬崖石壁置台观,淩虚下瞰冯夷宫。

竹山参差海市起,鬼斧运出天然工。

旌旗城郭俨相向,灵气郁积嘘蛟龙。

须臾市隐海色定,谁与志者苏长公。

清诗高起云阁榜,水为吞吐山为雄。

风流文采今安在,空有胜事传无穷。

东牟太守每自苦,偶来见文心冲融。

寒潮涌日下孤岛,回声聒乱晨昏钟。

村晴遥见沙路豁,农夫往往歌年丰。

人生所至贵适意,奚必叹老悲青铜。

辴然一笑下山去,不觉两腋生天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蓬莱阁的壮丽景象以及其背后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开篇以“地维汨没东南空,元气混接苍冥中”两句,勾勒出蓬莱阁所在之地的神秘与辽阔,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处奇观。接着,“悬崖石壁置台观,淩虚下瞰冯夷宫”,诗人通过想象中的悬崖峭壁上的台观,以及俯瞰下的神话世界,展现了蓬莱阁的超凡脱俗。

“竹山参差海市起,鬼斧运出天然工”两句,将竹山与海市蜃楼的景象巧妙结合,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随后,“旌旗城郭俨相向,灵气郁积嘘蛟龙”,进一步描绘了蓬莱阁周围环境的祥瑞与生机,仿佛有灵气在其中汇聚,激发着蛟龙般的活力。

“须臾市隐海色定,谁与志者苏长公”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变迁,暗示了苏轼这样的文人志士曾在此留下足迹。接下来,“清诗高起云阁榜,水为吞吐山为雄”,则赞美了蓬莱阁及其周围的山水之美,如同清新的诗歌般高悬于云阁之上,水与山共同构成了雄伟的景象。

“风流文采今安在,空有胜事传无穷”两句,感叹了时光的流逝与文采的消逝,但蓬莱阁的胜景却永远流传。最后,“东牟太守每自苦,偶来见文心冲融”两句,提到东牟太守的造访,表达了对文人心境的赞赏。整首诗以“寒潮涌日下孤岛,回声聒乱晨昏钟”描绘了蓬莱阁周边的自然景观,以及“村晴遥见沙路豁,农夫往往歌年丰”展示了当地生活的和谐与丰收。

“人生所至贵适意,奚必叹老悲青铜”两句,表达了对生活的态度,认为追求内心的满足比外在的物质更为重要。“辴然一笑下山去,不觉两腋生天风”则是诗人结束游览后的心情写照,轻松愉快,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最终带着一种超然的心态离开,仿佛感受到了超越凡尘的天风。整首诗通过对蓬莱阁及周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7)

徐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佥宪李君惟大入关中

秦中昔游地,西望送行旌。

雨雪经淮甸,春风入洛城。

洛阳城中足高彦,君过故里多欢宴。

天津桥边新柳丝,桃林花暖啼莺遍。

紫气函关路,青莲华岳祠。

五陵富贵空流水,四塞烟尘异往时。

使君按节行风俗,白日青云照岩谷。

云阳县前泾水深,召公亭下春芜绿。

中兴天子缓刑威,四海讴歌仰德辉。

从容揽辔长安道,早晚风声达紫微。

形式: 古风

赠太初石川巾

昔予独钓东流津,赤脚踏石头冠云。

乱发垂耳不受束,时时裹头石川巾。

四角岳岳不肯折,方峰高桶双缨裂。

迩冠章甫从折腰,碧海苍波自瀹雪。

太白山人西南来,风神虚朗无尘埃。

翩然相赠真不忝,山精海若惊崔嵬。

几年疲薾劳风尘,墨绶铜章愧此身。

他时顾我日观上,被发与子骑麒麟。

形式: 古风

吕梁

吕梁之道石齿齿,中有波涛声沸腾。

浅濑讵堪蛟龙住,远客翻疑神鬼凭。

进帆扬子渺烟雾,听潮钱塘来风霆。

何如小艇石川去,曲肱凉月明芳汀。

形式: 古风

题网鱼图

白白江波红尾鱼,蒲花初发柳花疏。

江洲日暮忘归去,江鱼上网不知数。

风雨欲来犹不来,箬笠且挂矶头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