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彊村翁下世一年矣,追念成赋

鹧鸪声不作,怆长别,忆冬分。

驷万里苍虬,九天玄鹤,云暗尘昏。无津。

挂帆出世,感山丘、重问过江人。

真个迷阳唱倦,白头心事谁论。洲蘋。残谱笛中闻。

唤起未归魂。记叠鼓阴沉,方诸泪迸,曾赋吴春。

清樽。独弦自赏,送王风、蔓草百年身。

终古高桐井上,寒蛩愁傍孤根。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是清代词人陈匪石为纪念彊村翁逝世一周年而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词开篇即以“鹧鸪声不作”起兴,鹧鸪鸟的叫声不再响起,暗示彊村翁的离世,引发对别离与回忆的感慨。“怆长别,忆冬分”,表达了对彊村翁长久别离的哀伤和对冬日分别时刻的怀念。接下来,“驷万里苍虬,九天玄鹤”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意象,象征彊村翁的超凡脱俗和精神世界的广阔,同时也隐含着对彊村翁离世的惋惜之情。“云暗尘昏”则描绘了彊村翁离去后,世界仿佛失去了色彩,充满了哀伤与迷茫。

“无津。挂帆出世,感山丘、重问过江人。”这一句表达了彊村翁离开尘世,如同挂帆远航,让人不禁感怀山川之变,世事沧桑。接下来,“真个迷阳唱倦,白头心事谁论”则直接抒发了彊村翁在世时的孤独与心事无人理解的悲哀。

“洲蘋。残谱笛中闻。唤起未归魂。”洲蘋,指水边生长的植物,此处借指彊村翁的作品或记忆。笛声中回响的是彊村翁的音容笑貌,唤起了人们对他的思念。接下来,“记叠鼓阴沉,方诸泪迸,曾赋吴春”通过回忆彊村翁生前的创作与生活片段,展现了他对江南春天的热爱与深情。

“清樽。独弦自赏,送王风、蔓草百年身。”“清樽”象征彊村翁的文人雅趣,“独弦自赏”则表达了彊村翁在艺术上的自我追求与欣赏。“送王风、蔓草百年身”则是对彊村翁作品流传千古的期许,以及对他生命虽逝,但艺术精神永存的赞颂。

最后,“终古高桐井上,寒蛩愁傍孤根”以自然景象收尾,高桐井上的寒蛩,孤独地依偎在树根旁,象征彊村翁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作品将永远伴随着世间万物,成为永恒的记忆与怀念。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彊村翁个人命运的哀悼,也有对其艺术成就的崇敬,以及对生命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陈匪石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收录诗词(258)

陈匪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解连环.雪中,和梦窗

素尘冰结。乍人踪径灭,夜光无极。

漫画景、收入诗囊,似驴背灞桥,惯餐寒色。

万里归鸿,盼不到、尺书天北。

但声声断角,隐隐乱峰,有人愁忆。华年未甘枉掷。

指关榆瘁叶,连阵云白。

引梦魂、飞度辽西,正铁马怒驰,遍地燐碧。

醉拂吴钩,誓独挽、银河残汐。

破穷阴、唱筹到晓,店鸡唤得。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解连环.水仙,和清真

寸根谁托。依清泉片石,信芳情邈。

乍倩影、窥见凌波,似环佩夜归,雾绡衣薄。

笑语临风,又檐底、玉梅同索。

想还丹换骨,九转竟成,捣遍仙药。空山不逢采若。

耐天冰地雪,寒动清角。

便驻得、长日壶中,忍烟景阳春,冉冉过却。

晓旭穿帘,替画取、连枝花萼。

为云沙、旧愁未浣,泪珠暗落。

形式: 词牌: 解连环

忆秦娥

天涯客。相逢花下春狼藉。春狼藉。

轻阴阁雨,柳丝无力。骄骢嘶过青青陌。

杜鹃开遍山南北。山南北。啼莺依旧,劝人将息。

形式: 词牌: 忆秦娥

澡兰香.重午泛玄武湖,遂至钟山北麓,和梦窗

新荷镜暗,老柳烟浓,熟黍梦回未觉。

流莺自语,小蝶轻飞,悄念探芳前约。

照林隈、榴火初酣,何如残樱半萼。

锦片年芳,付与亭边青蒻。

独向行舟尽处,翠浥层岚,静驱吟魄。

峰回路转,树短阴稀,数遍?车油幕。

问何人、缓引蒲觞,波影山光共酌。

渐听到、隔水笙歌,停云天角。

形式: 词牌: 澡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