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助甫中丞自夏州遣信问存侑以三月俸曰为米汁费报谢一章

上元之来夕,有鸿自征羌。

中丞三月俸,使者万里粮。

上言识区区,下言结不忘。

书穷递角见,朱提烂生光。

冰雪满衡荆,蔼然自春阳。

日来不饮酒,酒家无鹔鹴。

亦复不啖肉,屠门毋责偿。

蹲鸱足饱饥,悬鹑有余裳。

念欲返君嘉,友道非所当。

西寺充檀越,东邻佐贫丧。

南陌饭苾刍,北渚成徒杠。

以此无住施,为君彼岸梁。

窃聆叔则言,载佩原思章。

吾儒亦云云,毋使廉惠伤。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张助甫中丞自夏州遣信问存侑以三月俸曰为米汁费报谢一章》。诗中描绘了张助甫中丞在遥远的夏州派遣信使问候友人,表达其对友人的关怀与感激之情。

诗中首先描述了上元之夜,鸿雁自远地而来的情景,象征着张助甫中丞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接着,通过“中丞三月俸,使者万里粮”两句,展现了张助甫中丞慷慨解囊,不惜花费大量俸禄和粮食,只为表达对友人的关心和支持。

“上言识区区,下言结不忘”表达了张助甫中丞对友人的理解和记忆,无论是在高处还是低谷,都始终铭记于心。接下来,“书穷递角见,朱提烂生光”描绘了张助甫中丞通过书信传递情意,信纸上的字迹如同朱砂般闪耀,寓意着情谊的珍贵与光芒。

“冰雪满衡荆,蔼然自春阳”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表现了张助甫中丞内心的温暖与希望,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能像春阳一样带来生机与光明。随后,“日来不饮酒,酒家无鹔鹴;亦复不啖肉,屠门毋责偿”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张助甫中丞的节俭与自我约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朋友的真诚与信任。

“蹲鸱足饱饥,悬鹑有余裳”进一步说明了张助甫中丞愿意分享自己的资源,帮助朋友解决实际问题。最后,“以此无住施,为君彼岸梁”表达了张助甫中丞愿意无私地给予帮助,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彼此的心灵,共同度过人生的难关。

诗的结尾部分引用叔则和原思的典故,以及“吾儒亦云云,毋使廉惠伤”的话语,强调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与节俭精神,呼吁人们在追求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的奢侈浪费,保持谦逊与廉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张助甫中丞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高尚品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仁爱与节俭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寿九房三仲季之母范六十

昔我伯父行,魁然乡耆宿。

生平恃豪举,晚始虞嗣续。

络秀来为偏,熊罴瑞相属。

鼎立丈夫子,绕膝皆峙玉。

伯仁故亭亭,阿奴不碌碌。

季春寿筵开,琅玕纷触目。

始歌三妇艳,继以将雏曲。

但夸河东凤,何论羁栖鹄。

不学西邻女,幽兰媚空谷。

形式: 古风

成化乙酉世大父郎中公捷留省遂破吾族天荒今年复为乙酉而犹子士骃入太学应试恰与大父同庚赋此期之

昔岁乙在酉,伯祖尚书郎。

只手探月胁,一枝破天荒。

遂令素士族,重唤乌衣王。

冠冕蝉连来,一百二十霜。

桑梓有余晖,兰桂无不芳。

汝生在庚申,雅与伯祖当。

昔阻上水滩,今来顺风樯。

汝父游成均,不能掩夜光。

诸生皆避席,祭酒为下堂。

汝兄歌鹿鸣,矫矫千人场。

余祥发麟趾,胜事征雁行。

努力崇明德,淮水日汤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元瑞计偕过吴入访弇中留饮有赠

日予欲无言,吟咏亦随废。

塞耳空谷中,足音胡然至。

之子匪俗欢,夙昔申末契。

掩关二载余,日与黄卷对。

卤莽一世眸,宰落千古事。

圣主御明堂,汝乃随计吏。

应门故所习,踉跄手其刺。

一见肝胆披,软语若相媚。

中厨出旨酒,亦复饶异味。

鸾刀缕黄颔,雕盘饤朱柿。

秋色在芙蓉,客醒主已醉。

四坐且勿惊,见有此人未。

但诵子虚篇,何待杨得意。

形式: 古风

寿旧幕僚宜兴吴君六十

我建襄汉牙,君参芙蓉幕。

皎镜壶中冰,昂藏鸡群鹤。

摄邑贻邑思,辞官鲜官橐。

摆脱墨绶荣,经营寝丘薄。

溪山相映带,心迹双寂寞。

十味茗笋新,两收鱼鸟乐。

素封亦何道,红友时斟酌。

地僻日似年,身闲梦不恶。

念予嗣嘉遁,所愧名未削。

远信勤柿栗,饱飧慰藜藿。

甲子君一周,精神迥如昨。

窃致三叟言,用为千秋药。

长作武陵人,桃花任开落。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