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张元凯的《北游诗十八首(其五)次淮献河阳大夫》描绘了国家的重要决策,强调了粮食储备和军事行动之间的紧密关系。诗中提到“经国有大计,不外兵食足”,表达了国家稳定的基础在于充足的粮食供应。诗人指出运输物资如同用兵,关键在于迅速高效。
接下来,诗中批评了一些官员的奢侈行为,如贵族子弟的豪华生活与军事职责不符,“娈童好如花,楼船大于屋”。然而,诗人也关注到人民的疾苦,夏日渡淮时,黄河看似平静,实则暗示着民生艰难,“粒米乃狼戾,度支更约束”。
朝廷派遣使者传达命令,督促漕运工作,“简命旬宣臣,临水建牙纛”,并强调了在冬季储备粮食的重要性,“八月造舟楫,十月运新谷”。诗人赞美了官员们对百姓的关爱,“哺乳百姓亲,挟纩三军燠”,以及他们具有远见卓识,“况乃抱远略,道海通山谷”。
最后,诗人高度评价了这些官员的贡献,认为他们的努力堪比古代名相萧何,“伟哉转漕功,不使萧何独”。他还鼓励门下士卒,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坚持,不负知遇之恩,“跅弛门下士,勉驾盐车轴”,并期待朋友们能时常相互激励。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赞美,展现了明朝官员在国家经济和军事事务中的责任与付出,体现了作者对于公正和民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