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王推官园牡丹

风养花王接舜薰,始知仙圃别藏春。

欣闻东道招来数,得见西京谱外新。

九萼压丛看易失,万金邀客日须频。

群芳面我应相识,便是宜轻不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琦所作,题为《观王推官园牡丹》,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园中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

首联“风养花王接舜薰,始知仙圃别藏春”,以“风”和“花”开篇,将牡丹比作“花王”,并以“舜薰”暗喻其香气之高雅,仿佛置身于仙境般的花园中,感受到了不同于凡间的春天气息。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牡丹的高贵与美丽。

颔联“欣闻东道招来数,得见西京谱外新”,表达了诗人对牡丹园主人的热情邀请和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通过“东道”和“西京”的对比,不仅强调了牡丹园的地理位置独特,也暗示了其中藏有不同于传统记载的新奇之处,激发了读者的探索欲望。

颈联“九萼压丛看易失,万金邀客日须频”,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繁盛与珍贵。通过“九萼”形容牡丹花朵的繁多,以及“易失”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同时,“万金邀客日须频”则体现了主人对宾客的殷勤招待,以及对牡丹园美景的自豪与分享之心。

尾联“群芳面我应相识,便是宜轻不退人”,以“群芳”作为背景,强调了牡丹在众多花卉中的独特地位。通过“应相识”表达了诗人与牡丹之间的情感共鸣,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谦逊与不自满的态度,即即使拥有非凡的美,也不应因此而骄傲自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牡丹园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分享与谦逊等价值观的思考。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乙卯昼锦堂同赏牡丹

从来三月赏芳妍,开晚今逢首夏天。

料得东君私此老,且留西子久当筵。

柳丝偷学伤春绪,榆荚争飞买笑钱。

我是至和亲植者,雨中相见似潸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柳絮

杨柳生花不恋枝,纷纷终日亦何依。

聚来庭下为毬辊,散向空中作雪飞。

閒共落英浮远水,静和幽蝶舞斜晖。

见君方惜春难住,忍纵轻狂搅扰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乙卯北第同赏芍药

维扬嘉种发清和,灼灼吾园盛孰过。

红玉斗成楼突兀,白云争簇髻巍峨。

仙容世必推茅岭,醉艳人谁敌苧萝。

不是栽培功未至,年年何苦转枝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北第再赏芍药

广陵花发信惟夭,已剪还开客重邀。

满引莫辞金凿落,盛观何止玉逍遥。

娇红闹密轻多叶,醉粉攲斜奈软条。

且纵高吟赏真艳,侍姝羞匿不须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