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道中二首(其一)

秋思正凄迷,千山入九溪。

路危频下马,午过不闻鸡。

秃树疑人立,荒禽作怪啼。

孤烟生远垒,隐隐动昏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九溪道中二首(其一)》描绘了秋天行旅时的孤独与苍凉景象。首句“秋思正凄迷”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凄迷二字渲染出一种迷茫和哀伤的情绪。接着,“千山入九溪”展现了沿途山水相接,道路蜿蜒深入九条溪流之间,景色壮阔而寂寥。

“路危频下马”写出了山路崎岖,诗人不得不频繁下马以确保安全,显示出旅途的艰辛。“午过不闻鸡”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僻,连午间鸡鸣声也听不到,更显孤独。接下来,“秃树疑人立”运用拟人手法,将光秃秃的树形容为站立的人,增添了神秘感;“荒禽作怪啼”则通过怪异的鸟鸣声,渲染出一种阴森的气氛。

最后两句“孤烟生远垒,隐隐动昏鼙”描绘了远方烽火台升起的孤烟,暗示战事或边疆的不安,而那隐约传来的军鼓声,更增添了紧张和忧虑的气息。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刻画了秋日九溪道中的行人孤寂、险恶的旅程,以及暗含的边关危机。

收录诗词(458)

潘希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溪道中二首(其二)

青云万叠山,山下水潺潺。

诘屈路难出,崔嵬星可攀。

劳哉千里骥,入此九溪蛮。

坦坦中原地,长驱何日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茅花岭

群山绝顶茅花岭,俯瞰蛮溪势转严。

下马几经难冒险,排云直上最高尖。

茫茫白眼空人世,霭霭青天作帽檐。

安得画归摩诘句,满囊携去未伤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野牛关

穷关过野牛,举目使人愁。

挂树猿通臂,伤人蛇两头。

青天一线影,翠壁四时秋。

决决寒泉洞,遥通江汉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宿九溪安福所

青山官舍雨疏疏,扫地焚香客到初。

秋意萧条一年暮,土风荒陋九夷居。

扶持病骨多将药,爱惜清宵祗读书。

忽忆故园兄弟乐,不知萸菊近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