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云松令.题滋伯花滩渔唱图

嫩凉浮,幽思聚。一笛西风,吹醒陂塘雨。

约略晚峰青可数。谁放斜阳,红了疏疏树。

问渔兄,携钓侣。小咏鸣舷,唱入菱花去。

时有闲鸥留客住。醉拥蓑衣,清梦烟中补。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水边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嫩凉浮,幽思聚",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微凉而宁静的氛围,似乎凝聚着诗人的深沉思绪。"一笛西风,吹醒陂塘雨",笛声悠扬,如春风拂过,唤醒了池塘上蒙蒙的雨雾,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动态。

"约略晚峰青可数",远处的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清晰可见,暗示时间已近傍晚。"谁放斜阳,红了疏疏树",夕阳的余晖洒在稀疏的树梢上,染成一片金黄,景色凄美动人。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渔人,"问渔兄,携钓侣",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一同吟唱,"小咏鸣舷,唱入菱花去",歌声轻盈地飘荡在水面,融入菱花丛中,展现出渔歌的魅力和生活的闲适。

最后,"时有闲鸥留客住",鸥鸟似乎也被这美景和歌声所吸引,逗留在岸边,"醉拥蓑衣,清梦烟中补",诗人想象自己沉浸在这份宁静中,仿佛在梦境中修补失落的心境,流露出对渔家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恬淡。

整体来看,黄燮清的这首《鬓云松令》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渔歌图,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内心世界的幽思。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其一)曹葛民伯甸招同松溪、秋谷、彦宣、曹村诸君子雨湖秋禊,分韵得其字

西风吹起清游兴,罗衣嫩寒初动。

柳叶辞秋,菱花病雨,堤外湿阴凉冻。吟肩瘦耸。

算如此烟收,野鸥堪共。

树杪楼台,两三萧寺暮云重。

兰亭高会已矣,问当年韵事,谁继觞咏。

我辈能狂,山灵欲笑,不放酒杯闲空。峰鬟翠拥。

认镜里妆痕,未醒残梦。倚醉行歌,画船随意拢。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其二)题葛民花阴词梦图

一声声漏黄昏过,江楼夜凉人静。

醉思烟轻,吟魂水淡,吹入谁家门径。春衫露冷。

笑蝴蝶飞来,花间留定。

立断苍苔,粉墙残月悄相等。

悠扬清韵乍起,诵周郎丽句,依约堪省。

玉柱鸣弦,金钗击节,艳煞半帘灯影。风斜雾暝。

怅潦草游仙,乱莺啼醒。翠被生寒,五更钟易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浪淘沙.题葛民花楼风月图

无限古今愁。独上危楼。长江匹练写清秋。

不见神仙吹笛过,只有渔舟。我辈复来游。

重整吟俦。旧时歌舞几时休。

一样朱阑人换了,往事悠悠。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桂枝香

疏林渐秃。正翠竹晚寒,深院人独。

记得羞蛾乍见,鬓烟低绿。

缠绵金缕秋娘恨,散相思、酒边哀曲。

可怜无奈,一更更鼓,替伊匆促。自送了、花阴绣毂。

怅芳草凄迷,空忆裙幅。忍数清辉,三五艳龄十六。

袖中留取烟罗帕,断肠诗题遍谁读。

别来愁味,只须问我,画屏残烛。

形式: 词牌: 桂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