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周水平所作,名为《哭陆亚英依韵序三十绝(其六)》。诗中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哀思与怀念。
首句“生死何曾隔太虚”,开篇即以哲学的视角探讨生死与宇宙的关系,暗示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者与生者的联系不因生死而断绝的信念。接下来,“音容笑貌乃娇如”一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将逝者生前的形象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音容笑貌,娇美如昔,流露出诗人对逝者深深的眷恋之情。
“夜台寂寞应怀我”,诗人想象逝者在冥界(夜台)的孤独与寂寞,表达了自己对逝者的思念与关怀,仿佛逝者仍在心中,时刻被怀念着。最后,“客况萧条当到徐”则以一种平和而略带安慰的语气,暗示了面对离别与失去时,应当以一种从容的态度去接受现实,表达了一种超脱与释然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逝去友人深切的怀念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