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字联

汉世所重在经义;晋人常好为清谭。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联巧妙地融合了汉晋两代的文化特色与风尚,展现了历史变迁中对知识与思想的不同追求。

"汉世所重在经义",这句话描绘了汉代社会对儒家经典的高度重视,经义成为了人们学习与研究的核心内容。在那个时代,通过深入理解《诗》、《书》、《礼》、《易》、《春秋》等经典,人们不仅追求知识的积累,更致力于道德伦理的实践和国家治理的智慧。汉代的学术风气强调的是对经典的研读与传承,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发扬。

"晋人常好为清谭",则转向了晋代的文风与思想倾向。晋代是一个崇尚玄学、追求精神自由的时代,人们热衷于探讨宇宙人生的大道,进行哲学思辨与文学创作。清谭,即清谈,是一种以玄理为话题的对话形式,它超越了具体的知识范畴,更多地涉及对生命意义、宇宙真理的探讨。晋代文人通过清谈,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精神的超脱,反映了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思想深度。

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展现了从汉至晋两个时期在文化追求上的差异:汉代侧重于经典学问的严谨学习与实践,而晋代则倾向于精神层面的自由探索与哲学思辨。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历史文化的演变,也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知识与思想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集字联

秋天炳然月长满;春风起兮华怒生。

形式: 对联

集字联

种松有就期百岁;立石不铭刊六经。

形式: 对联

集字联

奉华作神有春色;为石立史无秽辞。

形式: 对联

集字联

旧事微参柱下史;雄谭大发枕中书。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