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驾云飞舄蹑仙踪,鹤氅蹁跹雪鬓蓬。
箫史玉箫声正合,乙藜灯火话相同。
兰亭玉笋清森立,竹院茶炉次第供。
千古鹅湖连白鹿,几人相对月明中。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雅集的文人画卷。诗人以“驾云飞舄蹑仙踪”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随后通过“鹤氅蹁跹雪鬓蓬”形象地刻画了参与者的装束与外貌,营造出一种飘逸脱俗的氛围。接着,“箫史玉箫声正合,乙藜灯火话相同”两句,不仅展现了音乐与交谈的和谐之美,更体现了文人之间心灵的契合与交流的深度。
“兰亭玉笋清森立,竹院茶炉次第供”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雅致与高洁,兰亭的玉笋象征着文人的风骨,竹院中的茶炉则寓意着文人雅趣的生活方式。最后,“千古鹅湖连白鹿,几人相对月明中”以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收尾,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与追忆,同时也寄托了对当下文人相聚之乐的珍惜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场景、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时的高雅情趣与深厚情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致敬。
不详
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进治中,屡摄尹事,治堤筑防,平反冤狱,多有善政。迁南京刑部员外郎,进郎中,又迁曲靖知府,以老罢,年仅五十。早年从学于王守仁,讲学罗浮山,学者称弼唐先生。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溟渤丝纶一钓航,蓼汀蒲渚寄行藏。
孤飞野鹜意同适,近对海鸥机自忘。
座上白眉推独长,镜中黄发羡谁康。
撑持吾道千年力,纵到从心也自强。
侧帽风高百粤秋,倚栏人在五层楼。
元龙气宇吞湖海,孟老风情蔓野丘。
对菊自宜樽酒乐,感时谁独抒婺忧。
妖氛幸廓天如洗,一羽逍遥十二洲。
广文先生匹马来,嫩李夭桃花烂开。
粤海羽翰奋秋翥,禹门鳞甲殷春雷。
清时斗岳名方重,梓里河山看屡回。
明到宜城非久借,三鳣原已兆三台。
禅林幽更幽,寒灯常皎皎。
隔溪人未醒,枕上钟声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