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损的作品,名为《愤惋诗三首(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情断绝、物是人非之感慨和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愤懑之情的诗。诗中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
“鸾辞旧伴知何止,凤得新梧想称心。”开篇两句通过对比鸾鸟与凤鸟的不同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旧友、不得志的无奈和悲哀。鸾鸟离开了旧时的伙伴,而凤鸟则获得了新的栖息之地,这强烈的对比映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红粉尚存香羃羃,白云将散信沈沈。”这两句通过红粉和白云的意象,继续表达了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感慨。红粉虽仍留有香气,但终究难逃消散的命运;白云即将散去,却又令人怀想往事,信里之情愈发沉重。
“已休磨琢投泥玉,懒更经营买笑金。”诗人表达了对仕途的绝望和对于功名利禄不再有所追求的心态。已不愿再去追求那些世俗的荣耀与财富,只希望能够远离尘嚣。
“愿作山头似人石,丈夫衣上泪痕深。”末了两句则是诗人的一个愿望——愿化作一块形状如人的石头,立于山头,而非再承受世间的风霜。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中不幸遭遇而留下的泪痕深重,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面对人生变迁时所产生的情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