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鬘(其五)

木绵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

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

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

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木棉花盛开在小小的庙宇旁,越鸟的歌声中透露着晨曦的春光。
铜鼓和蛮族的歌曲交织,南方的人们频繁举行祭祀活动。
游子的船帆在疾风中翻飞,红衣女子紧贴船樯站立。
他频频回首眺望远方,无尽的烟波中满含离愁别绪。

注释

木绵花:木棉花,一种热带植物,花开时鲜艳夺目。
丛祠:小庙宇,供奉神灵的小地方。
越禽:古代对南方鸟类的统称。
春光晓:清晨的春光,指黎明时分的明亮光线。
铜鼓:古代西南地区的一种打击乐器。
蛮歌:少数民族的歌曲。
祈赛:祭祀或庆典活动。
客帆:旅人的船帆。
茜袖:红色的衣袖,代指女子。
偎樯立:紧靠船樯站立,形容女子的姿势。
极浦:遥远的水边。
烟波:雾气笼罩的水面,象征迷茫或辽阔的水域。
愁:忧愁,思乡之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水乡的生动图景。开篇“木绵花映丛祠小,越禽声里春光晓”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派清新自然之景象。木绵花在细微的阳光下轻柔地摇曳,似乎与古老的庙宇相依为伴,而远处传来的鸟鸣声则更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铜鼓与蛮歌,南人祈赛多”两句,则是对当地文化和宗教活动的描绘。铜鼓在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节庆或仪式,而“蛮歌”则可能指的是南方少数民族的音乐。在这样的背景下,“南人祈赛多”表明了人们对于丰收、平安等美好愿望的渴求。

“客帆风正急,茜袖偎樯立”两句转换了画面,将视角转向远行的旅人。帆船在急切的风中前行,而穿着绿色衣衫(茜袖)的水手则紧握着船桨,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行进图景。

最后,“极浦几回头,烟波无限愁”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深切情感。站在江边的极处,每一次回望都充满了对远方、对家乡、对未来的无限思索和忧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当地风俗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多彩的江南春日图。

收录诗词(88)

孙光宪(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拍蛮

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

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形式: 词牌: 八拍蛮

上行杯(其一)

草草离亭鞍马,从远道,此地分襟。

燕宋秦吴千万里,无辞一醉。野棠开,江草湿。

伫立,沾泣,征骑骎骎。

形式: 词牌: 上行杯

上行杯(其二)

离棹逡巡欲动,临极浦,故人相送。

去住心情知不共,金船满捧。绮罗愁,丝管咽。

回别,帆影灭,江浪如雪。

形式: 词牌: 上行杯

女冠子(其一)

蕙风芝露,坛际残香轻度,蕊珠宫。

苔点分圆碧,桃花践破红。

品流巫峡外,名籍紫微中。真侣墉城会,梦魂通。

形式: 词牌: 女冠子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