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修行感悟。"摩竭正令,未免崎岖",比喻修行之路充满困难与挫折,即使如摩竭菩萨所赐的正法,也无法避免人生的曲折。"少室垂慈,早伤风骨",暗示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身心可能受到考验,如同少室山的严寒气候。
"腰囊挈锡,辜负平生",形象地描绘了僧人背负行囊,持锡杖行走的场景,暗示着他们舍弃世俗生活,却可能因过于专注于修行而忽视了人世间的亲情和友情。
"炼行灰心,递相钝致",表达修炼过程中可能经历的心灰意冷,以及修行者之间的相互激励与磨砺。"争似春雨晴,春山青",则以自然景色的转变,寓意心境的开朗与希望。
"白云三片五片,黄鸟一声两声",进一步描绘出宁静祥和的山林景象,以此反衬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千眼大悲看不足,王维虽巧画难成",借用王维的画技赞美佛法无边,即使是艺术大师也难以完全捕捉其精髓。
最后两句"直饶便恁么,犹是涉途程",强调即使已经达到了某种程度,修行依然在路上,没有终点。"人从卞州来,不得东京信",以个人的亲身经历,表达了修行者身处异乡,渴望得到精神故乡的指引。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者对人生苦难的理解和对佛法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