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杯.秋夕偕冷禅泛舟孤山放鹤亭,乘月而返

孤山路。正日暮、客子行吟去。

扁舟过了西泠,荡向残荷容与。梅林深处。

有鹤冢、千年不飞舞。

问荒亭、为甚名留,一声声答洲渚。

俄觉入瞑湖云,对烟柳凝寒,着意无语。

雁外鸥边黄昏近,延隔岸、灯光渐吐。

更谁共、清游自赏,算除却、逋仙孰伴侣。

待宵分、树杪明蟾,露痕襟袖如许。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孤山路日暮时分,独自漫步吟唱的情景。他乘坐小舟经过西泠,欣赏着残荷的景色,行至梅林深处,发现千年不飞的鹤冢,引发对历史和孤寂的沉思。在荒亭处,他询问为何此处得名,仿佛能听到回应,只有湖面的洲渚作答。

随着夜幕降临,湖云凝聚,烟柳笼罩着寒意,月光下湖面静谧无声。远处的雁群和鸥鸟临近黄昏,岸边的灯光逐渐亮起,增添了孤独的氛围。词人遗憾地想,除了逋仙(林逋,宋代隐士)之外,无人能共享这清幽的游赏。他期待着夜深时分,明月高悬于树梢,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襟,更添了几分凄凉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孤山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深深感慨,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的独特审美和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205)

高燮(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庚申九日查山登高

秋老气苍苍。山草微黄。了无风雨到重阳。

旷野云横天浩大,我亦能狂。落日下平冈。

无限荒凉。数拳乱石不成行。

何处仙人遗迹杳,一带红墙。

形式:

醉太平.题许康侯盥孚之母夫人寿萱图

情真语悲。儿孤母慈。三株树折中枝。白萱堂鬓丝。

恩牵梦离。恩深意微。谁言报得春晖。寿葡萄玉醅。

形式:

声声慢.辛酉岁杪,往宁车中遇雪,感横征事而作

絮飘柳秃,日暮冲寒,迷茫忽地满目。

窗外痴云如梦,朔风何酷。

残枝细草压遍,太无端、锦团花簇。

便看取远山头,一片都成群玉。骨冷神清难俗。

冰天里,我本此心冲穆。阆苑分明,安用报琼盈斛。

饥鸿更怜冻雀,绕荒林、哀哀觅宿。

汽笛唤,可唤起、春意转燠。

形式:

诉衷情.题春晖社选三集

辛勤蓄艾历三年。三起复三眠。

良医肱经三折,似三叠奏哀弦。三舍避,卷绵绵。

腹便便。三株树媚,三峡源长,三秀芝联。

形式: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