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伤逝(其五)》,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诗中描绘了主人公对逝去之人的深切哀思与怀念之情。
首句“悲风从何来,流响度长廊”,以悲风起兴,暗示哀伤的情绪从四面八方涌来,长廊上的声响更添凄凉之感。接着,“静聆怯营魂,潜身归洞房”两句,写主人公在寂静中聆听,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最终选择回到自己的居所,寻求一丝慰藉。
“兰缸犹未灭,黯淡杳无光”描绘了室内昏暗的景象,兰灯虽未熄灭,但光线却显得黯淡无光,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失落。接下来,“触物易萦绪,忧来讵有方”表达了触景生情,忧愁难以排解的心情。
“残椸积埃尘,颠倒乱衣裳”通过描写衣物的凌乱,暗示主人公思绪纷乱,无法整理。而“针刺存箧笥,刀尺委巾箱”则进一步说明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如同被锐器刺入,又如裁剪衣物时的混乱。
“高壁留遗挂,香奁卸旧妆”形象地展现了逝去之人的痕迹依然存在,但已不再使用,如同挂画和化妆盒都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最后,“缄封时一觌,纡回自忖量”表达了主人公虽然试图封存记忆,但思绪依旧反复,难以平静。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面对失去亲人的哀痛与不舍,以及内心的挣扎与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