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梁藤州广誉解组还朝兼简葛子章卢伯真

乾道淳熙间,随牒公之邑。

我闲时曳裾,公喜常折屐。

过从未多时,情好已相得。

功名打门催,马首遽湖北。

一为卢溪留,便作弱水隔。

解后五羊城,恍如不相识。

初惊面颜苍,徐视髭鬓黑。

款曲遍咨诹,交游半悽恻。

一别十五年,种种事非昔。

更著一回别,又岂胜叹息。

梅雨逗谈机,槐风速行色。

愁边更添愁,客里仍送客。

笑骑五马归,郎省平步入。

天南九万里,谁得碍鹏翼。

语离当有诗,颂德似无益。

清晖百尺虹,方广千丈碧。

高盖山下松,极乐岩里石。

一切奇杰观,无不入我集。

转眼虽寥寥,扪胸犹历历。

公归为致言,久疏颇关忆。

老葛年少卢,亦有风月癖。

唱酬旧知音,来往今扫迹。

相逢问撙斋,依旧四立壁。

形式: 古风

翻译

乾道淳熙年间,我随官职来到公的故乡。
我空闲时去拜访,公总是欢喜地折断木屐表示欢迎。
交往时间虽短,情感已深深契合。
功名之事催人急,他忽然决定去湖北任职。
因卢溪一留,仿佛被弱水阻隔般遥远。
离开后在五羊城,感觉像是陌生人一般。
初次相见,他面色苍老,仔细看才发现胡须乌黑。
详尽询问,昔日的朋友大多凄凉。
十五年分别,世事变迁,感慨万千。
再次离别,怎能不让人叹息。
梅雨季节,闲聊的话题也充满忧郁;槐风吹过,催促着行人的脚步。
愁上加愁,客居异乡,送别之情更浓。
笑着骑马归来,郎省的官员们平静地走着。
天南海北九万里,谁能阻挡大鹏展翅飞翔。
临别之际,本应有诗相赠,但歌颂功德似乎并无意义。
清晖如百尺长虹,方广寺的千丈碧瓦。
高盖山下的松树,极乐岩里的石头,
一切奇异壮丽的景象,都收录在我的记忆中。
虽然转眼成过往,但心中记忆清晰。
公归后,我会转达这些话语,长久以来的疏远让我常常想起。
老葛年轻时的卢,也有风花雪月的情怀。
过去的唱和知己,如今来往踪迹全无。
重逢时问起撙斋,发现它依然四面墙壁,空荡荡的。

注释

牒:官府文书。
曳裾:拖着衣襟,形容谦恭的样子。
屐:木屐,古人穿的鞋。
卢溪:地名,此处指公的任职之地。
弱水:古代神话中的河流,比喻难以逾越的距离。
五羊城:广州的别称。
髭鬓:胡须和鬓角。
郎省:宋代对尚书省的尊称。
鹏翼:大鹏的翅膀,象征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撙斋:书斋名,可能与主人的雅号或居室有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的《送梁藤州广誉解组还朝兼简葛子章卢伯真》。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梁广誉在乾道淳熙年间交往的深厚情谊,以及梁解官职后即将返回朝廷的情景。诗人回忆了与梁的过往,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变迁,昔日的欢聚如今已成隔阂。同时,也提及了其他友人如葛子章和卢伯真的情况,他们之间的唱酬往昔已不再,只剩下壁立的空寂。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分别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宋诗的典型特点。

收录诗词(896)

曾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管宪出城

海上连旬雨,城东一尺泥。

肩舆行辙兀,据板坐犹攲。

鸟语如相问,松声似见嗤。

平生说高尚,何事送迎为。

形式: 五言律诗

送赣士刘虞卿赴省

赣岂无杰才,少有中我律。

君以谒求交,相见便相入。

赣岂无杰观,少有投我笔。

君以题求诗,相许便相及。

况加积业斋,亦入缘督集。

岂其夤缘深,姑以臭味密。

初知若久要,三岁如一日。

质稳不受浮,疑非自赣出。

辟雍诸伟人,大抵旧相识。

其高固天资,所揉亦气习。

谁使地块高,未放天马逸。

今听鹿鸣歌,催赴兰省急。

行时梅欲华,到时梅欲实。

愿言子如梅,华实俱蔚蔚。

笔头驱六丁,榜首争甲乙。

青衫拜白头,人子愿始毕。

修途莫之量,前辈顾所立。

形式: 古风

闻蝉五绝句奉呈诸幕友(其一)

炎帝乘风驭气行,前驱警跸羽仙轻。

胸中一部钧天乐,吐作衙官唱道星。

形式: 七言绝句

首夏归途感物自酌

不寒不热小梅天,千里归怀正所便。

嫩笋触沙抽犊角,新荷拿水握儿拳。

游丝有绪谁紬绎,野茧难缲自裹缠。

欢伯疑吾犹著物,殷勤送至汗漫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