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按舞骊山影里,回銮渭水光中。
玉笛一天明月,翠华满陌东风。
这首诗是沈括的《开元乐词·其三》,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从鉴赏角度来看,沈括在此诗中运用了鲜明的意象和浓郁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舞蹈场景。
“按舞骊山影里”一句,以动作开篇,设定了一个古典舞蹈的画面。骊山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这里以其命名的山影,则赋予了诗中的舞者一种超越时空的气质。而“按舞”二字,则传递出一种节制与优雅,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轻盈而庄重的舞步。
“回銮渭水光中”则将视线引向水面,渭水(即渭河)是古代著名的河流,以其清澈的水光作为背景,不仅为舞蹈增添了自然之美,也映衬出了舞者的灵动与轻盈。
接下来的“玉笛一天明月”则引入了音乐元素,玉笛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高贵和纯洁,而“一天明月”则不仅描绘出夜空的宁静,也暗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这里的明月,不仅是舞蹈背景中的一个美丽景象,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
最后,“翠华满陌东风”一句,则以翠绿的华丽装饰和春天的东风,勾勒出舞者优雅的姿态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这里的“满陌”则增强了场面的宏大感,让人仿佛能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美好景象。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舞蹈、音乐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境界。沈括在此诗中既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流露出个人情感与审美追求。
不详
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欲为袁人雪谤声。
清江绕槛白鸥飞,坐看潮痕上钓矶。
松菊未荒元亮径,芰荷先制屈平衣。
窗前枫叶晓初落,亭下鲈鱼秋正肥。
安得从君理蓑笠,棹歌相趁入烟霏。
茅屋鸡声勘夜分,杖藜挑月带馀醺。
不知身在孤峰顶,回首人家尽白云。
耳根听不歇,滴滴冷于秋。
疑是山翁醉,岩前枕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