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指南集二首(其二)

扬州不死空坑死,出使皋亭事未央。

鸣鴂春催三月雨,丹枫秋忍一林霜。

䃃门鹤唳留朱序,文水鱼书待武阳。

沧海金椎终寂寞,汗青犹在泪衣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读指南集二首(其二)》中的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首句“扬州不死空坑死”,以扬州的历史典故暗指某人本应生机勃勃,却遭遇不幸,暗示了对逝去英雄的惋惜。次句“出使皋亭事未央”可能是指某位使者或官员的使命尚未完成就遭遇不幸,流露出对壮志未酬的哀叹。

第三句“鸣鴂春催三月雨”,以杜鹃鸟的啼声和春天的雨水象征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寓含着深深的哀愁。第四句“丹枫秋忍一林霜”则描绘了秋天枫叶经霜后的凄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第五句“䃃门鹤唳留朱序”,“䃃门”可能是指某个地方,鹤的叫声似乎在怀念或追忆过去,而“朱序”可能指的是重要的文献或遗言。第六句“文水鱼书待武阳”,“文水鱼书”可能是指书信传递,期待着远方的回音,但“武阳”人却未能如愿。

最后两句“沧海金椎终寂寞,汗青犹在泪衣裳”,“沧海金椎”可能比喻珍贵的历史记忆,但这些记忆最终只能在寂寞中留存;“汗青犹在泪衣裳”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深感伤,泪水浸湿了记录历史的篇章。

整体来看,这联诗句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以及对历史长河中英雄寂寥的共鸣。

收录诗词(1514)

王夫之(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字:而农
  • 号:姜斋
  •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 生卒年: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冬尽过刘庶先夜话效时

端自莲花瓣里来,幻身真作冻蜂猜。

世如棋弈辘轳劫,话到文章婪尾杯。

三公叔夜龙鸾客,兀者郑侨斥鴳才。

金销石泐寻常事,惭愧寒香一径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续哀雨诗四首(其一)

寒烟扑地湿云飞,犹记馀生雪窖归。

泥浊水深天险道,北罗南鸟地危机。

同心双骨埋荒草,有约三春就夕晖。

檐溜渐疏鸡唱急,残灯炷落损征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续哀雨诗四首(其二)

晴月岚平北斗移,挑灯长话桂山时。

峒云侵夜偏飞雨,宿鸟惊寒不拣枝。

天吝孤臣唯一死,人拚病骨付三尸。

阴晴旦暮寻常极,努力溯洄秋水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续哀雨诗四首(其三)

羊肠虎穴屡经过,老向孤峰对梦婆。

他日凭收柴市骨,此生已厌漆园歌。

藤花夜落寒塘影,雁字云低野水波。

樾馆无人苔砌冷,桂山相较未愁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