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夜长》由金代诗人王郁所作,通过对秋风、落叶与个人境遇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首先,“秋风袅袅吹庭树”,秋风轻拂,庭中的树木随之摇曳,这一景象既描绘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示了人生的流转与变迁。“伤心一叶随风去”,一片树叶在秋风中飘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离散与别离的哀伤。
接着,“叶随风去何所之,似我年年困羁旅”,树叶随着风的方向飘向未知,这与诗人自己年复一年在外漂泊的生活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长期羁旅生涯的无奈与疲惫。
“神蟉纡屈泥中蟠,青云未到谁汝怜”,这里以神蟉(一种传说中的神兽)在泥中盘旋,比喻诗人虽怀才不遇,却仍坚守自我,期待有一天能飞升至高处,但目前却无人理解或怜悯。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对自身价值的反思。
最后,“愁来不寐起视夜,斗柄斜指西南天”,当诗人因愁绪难眠时,他起身观夜,发现北斗星的斗柄斜指向西南方向。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探索,寻找着生命的意义与方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命运不公的愤慨,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