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轩

君与我同好,数过我不穷。

对之酌绿酒,又为鸣丝桐。

作诗写此意,韵和霜间钟。

清篇与翠干,岁久日益秾。

惜哉嵇阮放,当世已不容。

吾侪有雅尚,千载挹高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竹轩》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竹轩中饮酒赋诗、弹琴赏竹的情景,展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趣和对古代名士嵇康、阮籍的向往之情。

首句“君与我同好”,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共同追求美好的事物。接着,“数过我不穷”表达了朋友之间相互理解、支持的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彼此陪伴,共同度过难关。

“对之酌绿酒,又为鸣丝桐”描绘了在竹轩中,诗人与友人一边品酒,一边弹奏古琴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高雅的氛围。这里的“绿酒”和“丝桐”都象征着高洁和艺术之美,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高雅情趣。

“作诗写此意,韵和霜间钟”表明诗人不仅享受眼前的美景,更将这份情感融入诗歌之中,使得作品如同霜间的钟声一般,既有清冷之感,又有深沉之韵,展现出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

“清篇与翠干,岁久日益秾”是对竹子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竹子不仅没有衰败,反而更加茂盛,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友情的深厚与持久,以及他们高洁品质的不断升华。

最后,“惜哉嵇阮放,当世已不容”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名士嵇康、阮籍自由洒脱生活方式的向往,同时也感叹于当时社会环境对这种个性的不接纳。这既是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反思。

“吾侪有雅尚,千载挹高踪”则直接抒发了诗人与友人共同追求高雅生活态度的决心,希望能在千载之后,也能留下高尚的足迹,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对高尚人格的崇尚。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21)

苏舜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集》

  • 字:子美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48

相关古诗词

独酌

一酌浇肠俗虑奔,鴳微鹍大岂堪论。

楚灵当日能知此,肯入沧江作旅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寄陆同年

忽忆前年科第后,此时鸡鹤暂同群。

秋风惆怅忽吹散,鸡在中庭鹤在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楚天

楚天遥望每长嚬,宋玉襄王尽作尘。

不作瑶姬歌入梦,更为云雨待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观炀帝宝帐

汉文穷相作前王,悭惜明珠不斗量。

翡翠鲛绡何所直,千裨万补上书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