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其一)寿王尉

云涧之癯,有诗盟未了,鸥泛江湖。

一官直为仙耳,不受尘驱。

高情逸韵,自兰亭、已后都无。

准拟画、剡舟夜雪,与君相对成图。

半竹苔寒如此,问谁欤来者,鹤伴薰炉。

何如贮之天上,风露冰壶。

江南春早,想梅花、不肯欺吾。

疑便是,孤山之北,水香月影林逋。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翻译

在云涧的清瘦之地,我们的诗歌约定还未结束,鸥鸟在江湖中自由漂泊。
做官只是为了成仙,不被世俗所驱使。
高尚的情操和超逸的韵致,自从兰亭之后就很少见到了。
设想在剡溪乘舟赏夜雪,与你共绘一幅美丽的画面。
半是竹林的苔藓如此清凉,问那来访者是谁,只有鹤伴着熏炉。
不如将这美景储存在天宫,如同风露中的冰壶般纯净。
江南的春天来得早,我想梅花也不会欺骗我。
怀疑这景色正是孤山北面,水香月影,如同林逋笔下的意境。

注释

癯:清瘦。
盟:约定。
鸥:鸥鸟。
仙:成仙,超脱尘世。
兰亭:古代名胜,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地。
剡舟:剡溪上的小船。
鹤伴:鹤相伴。
冰壶:比喻高洁的境界。
梅花:象征高洁。
孤山:杭州西湖的著名景点,林逋隐居之地。
水香月影:形容清幽的自然景象。
林逋:北宋诗人,以隐居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汉宫春·寿王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云涧之癯,有诗盟未了,鸥泛江湖。"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云涧指的是云雾缭绕的山谷之美,而“有诗盟未了”则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不懈追求和承诺。鸥(一种水鸟)在江湖上自由自在地游弋,象征着作者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

"一官直为仙耳,不受尘驱。" 这句话强调了一位官员宁愿选择超脱世俗,成为“仙人”,拒绝被世间的尘埃和纷争所困扰。

"高情逸韵,自兰亭、已后都无。" “兰亭”可能指的是晋代才子王羲之的兰亭序,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文学艺术的高度追求,并认为在兰亭序之后,很难再有超过它的作品。

"准拟画、剡舟夜雪,与君相对成图。"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夜景,作者与友人在雪夜中共同欣赏和创作艺术,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美感的细腻捕捉。

"半竹苔寒如此,问谁欤来者,鹤伴薰炉。" 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半竹苔寒,是指竹林间的清冷气氛,而“问谁欤来者”则是在询问是谁能理解这种孤独与清冷的生活态度。鹤伴薰炉,则是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温馨的室内景象。

"何如贮之天上,风露冰壶。"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存,如同将它们存放在天上的宝库中一般。而“风露冰壶”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比喻,形容其清新脱俗。

"江南春早,想梅花、不肯欺吾。" 江南地区的春天来得早,而诗人却在怀念梅花,表达了一种对于高洁品格和坚贞情操的追求,不愿意被世间的虚假所蒙蔽。

"疑便是,孤山之北,水香月影林逋。" 这几句则描绘了一种清幽而神秘的景象,孤山之北的水边,在月光和花香中流淌着一幅自然的画卷。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和憧憬。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秋思

木犀过了诗憔悴。只有黄花开又未。

秋风也不管人愁,到处相寻吹短袂。

露滴碧觞谁共醉。肠断向来携手地。

夜寒笺与月明看,未必月明知此意。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如梦令(其二)海棠

雨洗海棠如雪。又是清明时节。

燕子几时来,只了为花愁绝。愁绝。愁绝。

枉与春风分说。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如梦令(其一)春思

知是谁家燕子。直恁惺松言语。

深入绣帘来,无奈落花飞絮。春去。春去。

且道干卿何事。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江城子

几年诗骨雪槎牙。痼烟霞。老生涯。

五十八翁,堪喜亦堪嗟。

忽忆香山居士语,还失笑,较争些。

荒寒梅坞月横斜。短篱遮。野人家。

枝北枝南,须有两三花。

紧闭竹门传语客,那得暇,尽由他。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