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出塞曲(其二)》描绘了一幅边塞征战的壮丽画面。首句“从军呼延塞”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地点,显示出他投身军旅,驻守在边疆的呼延塞。第二句“勒马单于台”则展现了他骑马站立在单于台上,遥望远方的豪迈气概。
“天地兵声合”一句,通过天地间交织的兵戈之声,渲染出战争的宏大场面和紧张气氛。接着,“关河秋色来”则以深秋的景色为背景,增添了苍凉与寂寥之感,暗示着边关的艰辛与漫长。
“酬恩凭玉剑”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以忠诚和勇气来偿还恩情的决心,而“致远见龙媒”则寓言深远,以龙媒(骏马)象征着能实现远大理想的忠诚伙伴。最后两句“旦夕边城上,喧喧笳鼓哀”,描绘了边城日日夜夜的战鼓声,悲壮而哀婉,传达出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战争带来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从军者的英勇与决心,以及对家乡和和平的深深怀念,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