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其二)

从军呼延塞,勒马单于台。

天地兵声合,关河秋色来。

酬恩凭玉剑,致远见龙媒。

旦夕边城上,喧喧笳鼓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出塞曲(其二)》描绘了一幅边塞征战的壮丽画面。首句“从军呼延塞”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地点,显示出他投身军旅,驻守在边疆的呼延塞。第二句“勒马单于台”则展现了他骑马站立在单于台上,遥望远方的豪迈气概。

“天地兵声合”一句,通过天地间交织的兵戈之声,渲染出战争的宏大场面和紧张气氛。接着,“关河秋色来”则以深秋的景色为背景,增添了苍凉与寂寥之感,暗示着边关的艰辛与漫长。

“酬恩凭玉剑”表达了诗人报效国家,以忠诚和勇气来偿还恩情的决心,而“致远见龙媒”则寓言深远,以龙媒(骏马)象征着能实现远大理想的忠诚伙伴。最后两句“旦夕边城上,喧喧笳鼓哀”,描绘了边城日日夜夜的战鼓声,悲壮而哀婉,传达出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战争带来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从军者的英勇与决心,以及对家乡和和平的深深怀念,具有鲜明的边塞诗特色。

收录诗词(554)

林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塞曲(其三)

玉关秋信早,未雪授征衣。

王者应无敌,胡尘不敢飞。

三河兵气盛,五道羽书稀。

日晚笳声发,将军射猎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出塞曲(其五)

骊马画弰弓,生为北塞雄。

探兵千里外,捉骑万人中。

虎帐秋悬月,龙旂暮飐风。

归来领旌节,立在未央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出塞曲(其八)

十五蓟门行,能探黠虏情。

潜兵秋度碛,牧马夜归营。

苦雾沈旗影,飞霜湿鼓声。

昨来承密诏,东筑受降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拟唐太和公主和番

粉泪辞丹禁,红颜冒虏尘。

南天惟有月,北地更无春。

笳鼓凝芳梦,轩裾掩翠颦。

年年桃李月,凄绝旧宫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