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皋观察莅澎抚恤恩及官民敬呈五律三十六韵

澎地称天险,闾阎少盖藏。

频年风作飓,逐月雨求滂。

去夏逢奇旱,经秋值异荒。

飞廉先震烈,卤霰忽飘飏。

嘉种荣随萎,穷檐膳莫偿。

偏灾何太甚,生计预思防。

上告祈蠲赈,捐输借义仓。

郡垣驰转报,府檄选贤良。

挽粟心诚亟,惊涛憩未遑。

鲲身回棹险,鹿耳片帆张。

一至民皆喜,千村颂允臧。

迨闻蜺节莅,益慰翳桑望。

国帑携高舰,皇仁载画航。

欢声腾海峤,福曜镇危樯。

嵵里欣先睹,茅檐忭异常。

曩时临鄂渚,出守始襄阳。

教养人驯雉,栽培泽遍桑。

黄州迎竹马,赤壁荫甘棠。

梓里神君颂,榕城治谱彰。

鹭门歌草偃,澎岛被春光。

发粟周穷壤,分财散僻乡。

鸿嗷咽以奠,鹄面转为强。

贫极筹加赈,恩深遍浩洋。

得人兼审户,训俗本型方。

爱士殷提命,除顽重激昂。

群僚叨奖借,守士益惭惶。

薪米储行灶,舆台裹宿粮。

已惭无供帐,翻荷赐琳琅。

大集辉云汉,新诗织锦章。

隆施书共画,妙品晋兼唐。

画节伫西指,安澜迓吉祥。

勋名驰魏阙,峻秩擢封疆。

霖雨寰区洽,醲膏薄海翔。

高深洵莫赞,沦浃总难忘。

俚语抒忱愫,微材沐直匡。

丰熙期在迩,厦庇海天长。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蒋镛所作的《五律·三十六韵》描绘了澎地遭遇自然灾害后,地方官员芸皋观察亲临抚恤的情景。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芸皋观察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与慷慨解囊的善举。

首联“澎地称天险,闾阎少盖藏”点明澎地的地理险要和百姓生活困苦的现状。颔联“频年风作飓,逐月雨求滂”描述了连续的飓风和暴雨,加剧了灾情。颈联“去夏逢奇旱,经秋值异荒”则反映了去年夏季的罕见干旱和秋季的异常荒凉,进一步凸显了灾情的严重性。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详细描绘了芸皋观察采取的救灾措施,如请求减免赋税、发放救济粮、组织粮食转运、派遣贤良官员等,展现了其积极应对灾情的决心和行动。诗中还提到芸皋观察亲自携带国帑,乘坐画船,前往灾区,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希望。

尾联“丰熙期在迩,厦庇海天长”表达了对芸皋观察的敬意和期待,预示着灾后的繁荣与安定将很快到来,象征着芸皋观察的恩泽将长久惠及澎地的官民。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展现了芸皋观察的仁政与智慧,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5)

蒋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再呈周观察(其一)

绛节新从海外移,锦囊又补纪游诗。

三千帑运筹加赈,十万生灵免阻饥。

忧世真同由己切,受恩翻悔得公迟。

社仓重踵南康议,他日澎山系去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再呈周观察(其二)

领略芝颜笑语亲,金针密度指迷津。

挥毫字挟风霜气,下榻光生雨露春。

早有瑶篇公海内,又携珊网遍湖滨。

探怀欲把心香爇,不省云泥隔此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巡道周公有社仓之议言事者虑格于旧例公概然力任其成立赋抚恤歌六章发明天道人心之应淋漓悽恻情见乎词用述其意更为推衍言之续成长歌一篇

大灵无涕登苍穹,叫阍不答天梦梦。

开辟以来千万劫,水火疾疫与兵戎。

谁言盛世无灾祲,尧水汤旱周大风。

黔黎浑噩不知识,空自披发号鸿濛。

宣经念佛浑多事,惟有行善可回造化工。

福善祸淫应如响,普天之下其理同。

薄海苍生吾赤子,繄岂澎湖一隅中。

澎湖一岛临汪洋,西扼金厦东台阳。

干戈盗贼总无患,往往凶歉遭奇荒。

未若去岁更周章,黄发遗民见未尝。

四月下种六月旱,旱气蒸郁为螟蝗。

七八九月咸雨洒,腥风瘴雾交迷茫。

早季晚季颗粒尽,饥死者死亡者亡。

别驾蒋公痛悲悯,心如乱发纷?鬤。

驰书乞援赴郡城,郡城大吏动怦怦。

檄委贤能急省难,沈施赞府来经营。

稽查按验分劳役,剋日编成户口册。

徐公继至亦叹嗟,率先安抚筹良策。

诸君实力齐勤民,岂等秦越视肥瘠。

观察周公玉堂英,扬帆远使观沧瀛。

慈帆稳渡叱蛟鳄,抵岸旋闻呼癸庚。

视民疾苦恤民隐,长歌一阕详民情。

酸辛一字一涕泪,抚楮长为太息声。

胜披郑侠流民状,不愧次山舂陵行。

公有福力能起死,变醨养瘠缘真诚。

代公甫到毒龙窜,房豹初临泉味清。

一朝麾节移澎疆,免尔沟壑公能当。

贫民三万七千口,量赈万帑充饥肠。

极贫两月得全活,次贫周月慰所望。

斟酌多寡不一例,其实次贫亦惨伤。

挪借称贷计已尽,纵有田地难换粮。

凫茈芦菔遗此地,本酩竹花寻何方。

岂无山蔬与海菜,啖之令人病而僵。

胡不暂支厅库先施借,约以秋秒来抵偿。

权宜破格恩乃济,斯真救时药之良。

知公用心亦大苦,再议善后设社仓。

陆续拨运不费力,襄诸大府修封章。

台邑仓庾素充积,以盈济虚两无妨。

上达天聪应嘉取,议本通行制已古。

虑或因陈致红腐,年年粜之年年补。

有时巨浪阻风樯,台价不须愁奸商。

一遇青黄呼吸至,官亦云便民亦康。

想到此际休徬徨。

吁嗟乎,读圣贤书学何事,急切难救梓与桑。

遍诉当途听斯语,立法为民计久长。

形式: 古风

请急赈歌(其一)

昔读宝俭箴,贵粟贱金帛。

昔闻袁道宗,蠲赈上六策。

又闻林希元,荒政丛言摘。

三便与三权,六急从所择。

自古以为然,周赒救艰厄。

况兹斥卤区,民贫土更瘠。

年来遭旱灾,满地变焦赤。

又被咸雨伤,狂飙起沙碛。

海枯梁无鱼,山穷野无麦。

老稚尽尪羸,半登饿鬼籍。

丁男散流离,死徙无踪迹。

所赖别驾仁,捐廉先施借。

向来失预防,社谷祇虚额。

乾隆十六年,官捐二百石。

移归台邑仓,陈腐实可惜。

何不拨数千,存贮常平积。

平粜假便宜,采运收补益。

兹法如堪行,从长一筹画。

炊烟卓午飞,乞火闻邻妇。

涕泪谓予言,恨死乃独后。

居有屋数椽,种无田半亩。

夫婿去年秋,东渡糊其口。

高堂留衰翁,穷饿苦相守。

夫亡讣忽传,翁老愁难受。

一夕归黄泉,半文索乌有。

嫁女来丧夫,鬻儿来葬舅。

家口馀零丁,幼儿尚襁负。

吞声抚遗孤,饮泣谋升斗。

朝朝掇海菜,采采不盈手。

菜少煮加汤,菜熟儿呼母。

儿饱母忍饥,母死儿不久。

尔惨竟至斯,谁为任其咎。

可怜一方民,如此计八九。

恩赈曾几多,可能活命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