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崔舍人

声闻江淮满,文章燕许期。

棣华联秀萼,椿老见芳枝。

璧水风流尽,金銮宠遇私。

哀崇极闵饰,埋玉更成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名声响彻江淮地区,文章才华期待燕许般的赞誉。
棣花和秀萼相联,象征着家族的繁荣,椿树虽老仍有芬芳的新枝。
璧水的风流韵事已成过往,金銮殿中的恩宠变得偏爱和私密。
对尊贵者的哀悼极其深切,连装饰都充满了怜悯,埋藏美玉更增添了悲伤。

注释

声闻:名声。
江淮:长江和淮河两岸。
燕许:燕国的许穆夫人,以才情著称。
棣华:比喻兄弟或家族的优秀人才。
秀萼:美丽的花朵。
椿老:古老的椿树,象征长寿。
璧水:形容清澈如璧的水面。
金銮:宫殿名,代指皇室。
宠遇:宠爱和待遇。
私:偏爱,私密。
哀崇:哀荣和崇高地位。
闵饰:怜悯的装饰。
埋玉:比喻埋葬珍贵的人或物。
悲: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祥的《挽崔舍人》,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声闻江淮满,文章燕许期。”开篇两句便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和基调。江淮一带,指的是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地理范围,这里成为了诗人传达思想感情的空间。而“声闻”表明这是一种公共认可的评价,“文章燕许期”则显示出诗人对挽崔舍人的文学才能和品格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棣华联秀萼,椿老见芳枝。”棣华指的是美丽的花朵,联秀萼则是形容文章之美。椿老即古代诗人常用来比喻长寿的 椿树,而“见芳枝”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挽崔舍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璧水风流尽,金銮宠遇私。”这里的“璧水”形容水质清澈,“风流尽”则表达了一种自然界中事物变化无常的情感。而“金銮宠遇私”则是对挽崔舍人受到皇帝赏识的一种隐晦表达,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调挽崔舍人的地位和荣耀。

“哀崇极闵饰,埋玉更成悲。”最后两句,“哀崇”表达了诗人对于挽崔舍人的深切哀思,而“极闵饰”则是对这种哀思之情的进一步渲染。“埋玉”通常用来比喻将有才华的人隐藏起来,无法施展其才能,“更成悲”则是诗人对于挽崔舍人的命运所感受到的一种深切的悲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祥对挽崔舍人的深情怀念,也透露出了一种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哀思,以及对于才华横溢却不得志的悲剧命运的感慨。

收录诗词(7)

李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韩尚书

社稷元勋绝代无,夙瞻先德在龟趺。

风云感遇依鳞翼,鸾鹄栖停映竹梧。

偃武承平开圣治,投戈委质尚文儒。

紫荷旧向芳年折,遗恨犹稽到六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高宗皇帝挽词(其一)

赤伏恢炎绪,珍符属绍兴。

武功归艺祖,仁治法昭陵。

弓堕龙髯断,云蟠鹤驭升。

巍巍名不有,清庙若为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七月来同轨,因山俭德昭。

尧丧三载慕,禹葬百神朝。

寂寞龙楼閟,凄凉凤辇遥。

臣民纷雨泣,血洒浙江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寿兴国守

缥缈黄堂拥瑞烟,神光照社记当年。

风云庆会千龄际,萸菊佳辰六日前。

簜节已尝烦出使,辅藩聊复赖于宣。

庙堂参赞犹虚位,飞诏行看下九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