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篇

春泛秦淮水,秋宿莫愁湖。

金陵占王气,玉殿镇南都。

南都自是周丰镐,大江东去如环抱。

山山回首拱神京,树树垂枝临古道。

天阙平悬牛首高,栖霞隐望鸡笼晓。

体势横看列五行,光景从知涵万宝。

更识龙盘气象奇,更誇虎踞石城威。

铁锁波臣朝万里,腰回海若叩丹墀。

春潮蜿蟺蛟龙雨,晴浪云雷燕子矶。

魏文嗟天天所限,诸葛窥吴吴不移。

孙吴自昔持魏蜀,六代繁华聊自足。

岂但秦游良为常,还看晋室风成俗。

夷吾江左起功名,召伯东山品丝竹。

乌衣子弟尚清谈,玉笛郎君弄新曲。

灵和柳丝既可爱,含章梅额尤堪续。

年年梅柳满江春,苦惜前时歌舞人。

景阳楼上钟都歇,华林园内草仍新。

金莲六尺委初月,羊车小队埋芳尘。

何处新亭空有泪,何人种树不沾巾。

李白紫裘应换酒,江总青溪谁买邻。

绣衣亭可问,功德水为真。

雨花长干里,生莲前代僧。

游佚岂长策,江山宁可凭。

皇明定鼎驱□□,居然在德不在险。

渡江龙战本心服,用武长驱如席捲。

方中新卜亦相宅,旬宣教化重分陕。

九十六里天街斜,一十三门星衢转。

尧阶罗列俨神圣,禹服雍容临黻冕。

后湖图籍宝亿兆,东壁文章同万卷。

朱门金阙远相望,参差甲第诸侯王。

虎臣爪目深列出,卫士唇齿怀慨慷。

车书一统正易俗,日月大明咸觐光。

谁信贻孙终放墓,谁知燕子为肯堂。

惊传靖难师方起,汉朝七国宁堪比。

即看赤舄问成王,频愁朝服临东市。

忠臣肝胆剖十族,义士皮囊跃一匕。

贞玟影血配苌弘,苦节题诗羞柳子。

纷纷行遁继奇忠,啧啧先朝能得士。

忠义满朝犹失守,如何可大还可久。

未若三垣正北辰,长此分星望南斗。

迢迢鹅鹳列雄犀,肃肃寝陵屯细柳。

分明阁道朝衣冠,敢道官僚备刍狗。

南官北使斗豪华,看花射酒五侯家。

秋月馨香碎弦索,春灯浓澹堆屏纱。

萤光万点串楼阁,龙涎一顷泛琵琶。

阑干隔水连桥曲,舟骑看山随意过。

吴绫蜀锦称情性,汉鼎周彝来咄嗟。

佳人金钗倩脱藉,词客綵毫挥斗茶。

翡翠珊瑚渡桃叶,莺舌梅魂梦笔花。

独笑扬雄嗜奇字,提椠怀铅来即次。

草堂何用作移文,钟山招隐才微至。

献赋供覆缶,不试徒多艺。

羞同卫玠看,时从郭璞筮。

一饭子胥感,五斗先生醉。

声色太真心,社稷思远志。

愿戮神州力,何忧鉴湖赐。

豳风有咏歌,前王同乐利。

贤亲其不忘,偏安乃非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南都篇》描绘了南京(古称南都)的历史地位、自然风光与人文气息,展现了其作为六朝古都的独特魅力。

开篇“春泛秦淮水,秋宿莫愁湖”,以春水泛流、秋夜宿湖的景象,勾勒出南京的四季之美。接着“金陵占王气,玉殿镇南都”则点明南京作为帝王之都的历史地位,玉殿象征着权力与尊贵。

“南都自是周丰镐,大江东去如环抱”将南京与古代的丰镐(周朝首都)相比,同时以长江的环绕,强调了南京的地理优势。接下来的“山山回首拱神京,树树垂枝临古道”描绘了南京周围山川的壮丽与树木的繁茂,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天阙平悬牛首高,栖霞隐望鸡笼晓”通过牛首山、栖霞山、鸡笼山等自然景观,进一步展现南京的地理风貌。而“体势横看列五行,光景从知涵万宝”则以五行学说象征南京的繁荣与丰富。

“更识龙盘气象奇,更誇虎踞石城威”中“龙盘”、“虎踞”分别指代南京的地理形势,形象地描绘了南京的雄伟与不可侵犯。接下来的“铁锁波臣朝万里,腰回海若叩丹墀”则以铁锁比喻南京的防御力量,以及对四方的影响力。

“春潮蜿蟺蛟龙雨,晴浪云雷燕子矶”描绘了南京春潮与晴浪的壮观景象,燕子矶则是南京的著名景点。随后的“魏文嗟天天所限,诸葛窥吴吴不移”则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南京战略位置的赞赏。

“孙吴自昔持魏蜀,六代繁华聊自足”回顾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强调了其繁华与文化积淀。“岂但秦游良为常,还看晋室风成俗”则进一步强调了南京的文化传承与影响。

“夷吾江左起功名,召伯东山品丝竹”提到历史人物如管仲、召伯与南京的关联,体现了南京与人才的渊源。“乌衣子弟尚清谈,玉笛郎君弄新曲”描绘了南京文人的生活情趣。

“灵和柳丝既可爱,含章梅额尤堪续”赞美了南京的自然美景,如灵和柳、含章梅。“年年梅柳满江春,苦惜前时歌舞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景阳楼上钟都歇,华林园内草仍新”描绘了南京历史遗迹的现状,如景阳楼、华林园。“金莲六尺委初月,羊车小队埋芳尘”则以金莲、羊车等意象,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沉淀。

“何处新亭空有泪,何人种树不沾巾”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李白紫裘应换酒,江总青溪谁买邻”引用李白、江总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南京的文化底蕴。

“绣衣亭可问,功德水为真”提到南京的名胜与历史人物。“雨花长干里,生莲前代僧”描绘了南京的宗教文化。“游佚岂长策,江山宁可凭”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皇明定鼎驱□□,居然在德不在险”强调了南京作为都城的重要性在于道德而非地理位置。“渡江龙战本心服,用武长驱如席捲”回顾了南京的历史战争与统一。

“方中新卜亦相宅,旬宣教化重分陕”提到南京的建设与发展。“九十六里天街斜,一十三门星衢转”描绘了南京的城市布局。“尧阶罗列俨神圣,禹服雍容临黻冕”赞美了南京的庄严与神圣。

“后湖图籍宝亿兆,东壁文章同万卷”强调了南京的文化教育。“朱门金阙远相望,参差甲第诸侯王”描绘了南京的贵族生活。“虎臣爪目深列出,卫士唇齿怀慨慷”赞美了南京的军事力量与忠诚。

“车书一统正易俗,日月大明咸觐光”表达了对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认同。“谁信贻孙终放墓,谁知燕子为肯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惊传靖难师方起,汉朝七国宁堪比”回顾了南京的历史事件。“即看赤舄问成王,频愁朝服临东市”引用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南京的尊重与敬畏。

“忠臣肝胆剖十族,义士皮囊跃一匕”赞扬了南京历史上的忠义之士。“贞玟影血配苌弘,苦节题诗羞柳子”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敬仰。

“纷纷行遁继奇忠,啧啧先朝能得士”强调了南京的人才辈出。“忠义满朝犹失守,如何可大还可久”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

“未若三垣正北辰,长此分星望南斗”表达了对南京未来的期许。“迢迢鹅鹳列雄犀,肃肃寝陵屯细柳”描绘了南京的军事防御。

“分明阁道朝衣冠,敢道官僚备刍狗”表达了对南京政治制度的赞美。“南官北使斗豪华,看花射酒五侯家”描绘了南京的社交生活。

“秋月馨香碎弦索,春灯浓澹堆屏纱”描绘了南京的节日庆典。“萤光万点串楼阁,龙涎一顷泛琵琶”赞美了南京的音乐艺术。

“阑干隔水连桥曲,舟骑看山随意过”描绘了南京的交通与风景。“吴绫蜀锦称情性,汉鼎周彝来咄嗟”赞美了南京的手工艺品。

“佳人金钗倩脱藉,词客綵毫挥斗茶”描绘了南京的文人雅士生活。“翡翠珊瑚渡桃叶,莺舌梅魂梦笔花”赞美了南京的自然与艺术之美。

“独笑扬雄嗜奇字,提椠怀铅来即次”表达了对南京学者的敬仰。“草堂何用作移文,钟山招隐才微至”引用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传承。

“献赋供覆缶,不试徒多艺”表达了对南京文学创作的肯定。“羞同卫玠看,时从郭璞筮”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尊重。

“一饭子胥感,五斗先生醉”引用历史故事,表达了对南京历史人物的怀念。“声色太真心,社稷思远志”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深刻理解。

“愿戮神州力,何忧鉴湖赐”表达了对南京未来的期待。“豳风有咏歌,前王同乐利”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南京文化的传承。

“贤亲其不忘,偏安乃非计”表达了对南京历史的反思。“愿戮神州力,何忧鉴湖赐”表达了对南京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南京历史、自然、人文的描绘,展现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

收录诗词(592)

黎遂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字:美周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46

相关古诗词

北都篇

王者耻偏安,王居大无外。

采甸递臂指,江河等衣带。

肱倚太行山,坐拥居庸塞。

沧海远潆回,岳渎顾咸在。

皇明建北都,形势兼前代。

都城峨峨攒六宇,文武宣流若风雨。

九边环卫俨亲军,万骑腾骧列虓虎。

燕山衔挂长蛇横,蓟门陡绝盘龙舞。

秦地渔阳争百二,周室幽都雄九五。

圣人九五昔龙飞,山河百二古来稀。

驱□直过北斗北,信使且出西夷西。

九门开辟式围有,万乘居守屯熊罴。

庙市阴阳都应象,辇道从衡如问棋。

故是大横能协卜,宁因衣锦便怀归。

涧瀍营卜看如此,锦绣山河临帝里。

玉桥嘶马集夔龙,金殿投戈讲姚姒。

六官率属济舟楫,三公坐论端铉耳。

内阁丝纶焕辅台,千门经纬联簪履。

当时宫中与府中,体统尊严无异同。

汉法丞相诛近侍,周礼廷臣掌内宫。

越裳肃慎走南北,玉门青海驰西东。

因知舆寺尽良士,何虞调燮不成功。

创垂承太祖,积累更群宗。

启子贤能继,宣王车既攻。

狩雪河阳耻,游追骏马风。

阿衡存亳社,太甲处商桐。

友于嗟鲁定,还政亦周公。

或有帷兵甲,时遭窃宝弓。

郑盗须臾定,虞苗旦夕共。

五岳誇巡幸,三洲愁鼓钟。

淮南谋自左,昭帝业方崇。

任是围三匝,宁须举五烽。

长狄专车载,猃狁太原穷。

广成炼神鼎,湘娥侍已恭。

才闻触瑟变,即悟伏蒲忠。

所繇根本固,亦赖股肱隆。

股肱世世同休戚,根本盘盘共凭藉。

禹稷勋劳祠俎豆,卫霍驰驱荣剑舄。

河漕激水衔舳舻,乐府誇胡谱箫笛。

东南喉咽储红粟,西北关山严铁壁。

遇雨夬夬谁独行,匪躬蹇蹇惟感激。

艰难始经十四帝,述作应传亿万历。

今上尧年符中兴,雪消睍见宜知临。

太平天子正穆穆,无偏王道其平平。

为政岂假申韩术,崇儒爰反尧舜经。

微垣受事列星宿,平台召对环趋承。

唐灾商旱信启圣,潢池风角殊忧殷。

殷忧启圣岂无自,军符羽檄班翰至。

十道徵兵接鼓鼙,九重侧席观烽燹。

即看雷电扫腥膻,复报萑苻泣珠桂。

大臣开府几辟磔,佥壬藏丛巧窥伺。

遂令中官代缙绅,遂使至尊竭心智。

禹室寥寥有铎悬,齐市纷纷传踊贵。

其如索罪皆可诛,其实素餐为可愧。

谁知万里草莽臣,计吏重偕已七春。

郭隗筑台羞自请,刘蕡下第宁无因。

蒯彻空持隽永说,范雎未与纲成亲。

凭观每上玉泉寺,感事因看石鼓轮。

从知治世贵纲纪,无如大学在明新。

商宗恭默始思道,虞廷岳牧先知人。

硕肤垂训诫求备,迈种失出称祥刑。

越王且有共忧患,孟氏是以言腹心。

会须脱弧雨涂豕,会见沥胆倾臣邻。

货财不以贿赂耗,粪粟能却戎马生。

元气长河荣血脉,乔木留都固寝陵。

矧复辰居为建极,矧复地势如建瓴。

矧在祖宗有恩泽,矧以皇上之圣神。

和歌壮士刀换犊,博物书生剑合萍。

峡古弹琴流解愠,谷寒吹律黍全登。

明明若木看调烛,漠漠流沙归内廷。

何处闻鸡起击楫,何人射虎老边庭。

义士有田堪种玉,廉吏恒产羞遗金。

礼以蒐苗讲农武,诗歌孝友为嘉宾。

皇祖故有训,邦本识咸宁。

巍巍自是如天业,谔谔应须一士醒。

形式: 古风

牡丹曲

西山春色如绿纱,牡丹试暖齐放花。

雪香千顷染霞湿,葳蕤嫩紫参差芽。

看花宫使银铃马,飞鱼绣服盘阶下。

斜寻金弹走冰坭,芳塍日冷都城夜。

古道麒麟石人瘦,教捧铜盘进羊炙。

歌儿带缬作珠鞭,酒散驰归火满天。

半劈花趺穿箭镞,娇红似割胭脂玉。

官街乞与典门佣,晓卖郎君醉丝竹。

形式: 古风

荆卿行

寒风萧萧浩无主,长虹晓射咸阳柱。

马角生成乌白头,遂令祖龙环柱舞。

端门两两蛮夷人,九楹错绮排九宾。

将军有头不得语,开函怒目犹如嗔。

殿上呼王王负剑,夫人匕首何曾验。

荆卿大笑药囊前,虹影犹侵血花艳。

虹欲斗龙龙未死,龙死扶苏作天子。

天意亡秦必在胡,鲍杂龙腥此时是。

形式: 古风

项王庙

黑骓盘血天无光,英雄千古惟项王。

垓下腰躯十围阔,赠他斗印县金黄。

范增先生粗豪耳,嗤王白璧换天子。

羞令舞剑偶成功,宁作狞龙斗孤死。

马前挟得美人同,差强昨日汉妇翁。

莫愧江东旧游处,风雨双魂归共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