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谷西崦人家

跻险不自喧,出郊已清目。

溪回日气暖,径转山田熟。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

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攀登危险的地方却并不张扬,走出城郊就让眼睛清爽。
太阳在溪边洒下温暖,小路转过处农田已显丰收。
鸟雀栖息在茅草屋檐,篱笆旁松菊相映。
仿佛行走在武陵的傍晚,想要询问何处有桃花村留宿。

注释

跻险:攀登险峻。
自喧:自我宣扬。
出郊:走出城郊。
清目:使眼睛清爽。
日气:阳光。
径转:道路转弯。
山田熟:农田丰收。
鸟雀:小鸟和麻雀。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
藩篱:篱笆。
松菊:松树和菊花。
武陵:指桃花源,出自《桃花源记》。
暮:傍晚。
桃花宿:桃花源中的住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安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跻险不自喧”表现了诗人到达一处偏僻而幽深的地方,那里的环境宁静,没有喧闹的声音。接着,“出郊已清目”则进一步描绘出了离开城郭,走进乡间后所见的景象,这些景物都是干净、明朗的,让人心旷神怡。

“溪回日气暖”和“径转山田熟”两句,通过溪水回旋以及阳光温煦和小路曲折的描写,传达了春天到来时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这里,“溪回”指的是溪水在山谷间流转,形成美丽的曲线;“径转”则是小路随着山势蜿蜒前行。

“鸟雀依茅茨,藩篱带松菊”这两句,通过对鸟儿在茅屋上栖息以及围栏间杂生着松树和菊花的描写,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这里,“鸟雀依茅茨”指的是鸟儿选择在茅草覆盖的屋顶栖息,而“藩篱带松菊”则表现了围栏间不仅有实用的作物,也长满了观赏价值高的花卉。

最后两句,“如行武陵暮,欲问桃花宿”,诗人通过设想自己仿佛在春夜里走进了著名的美丽之地——武陵(今湖南常德一带),并且想要去询问那些盛开的桃花它们的住处。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也包含了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和谐、宁静、充满生机的乡村世界,是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理想的美好寄托。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赤霄行

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饮寒泉逢抵触。

赤霄悬圃须往来,翠尾金花不辞辱。

江中淘河嚇飞燕,衔泥却落羞华屋。

皇孙犹曾莲勺困,卫庄见贬伤其足。

老翁慎莫怪少年,葛亮贵和书有篇。

丈夫垂名动万年,记忆细故非高贤。

形式: 古风

近闻

近闻犬戎远遁逃,牧马不敢侵临洮。

渭水逶迤白日净,陇山萧瑟秋云高。

崆峒五原亦无事,北庭数有关中使。

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

形式: 古风

远游

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

尘沙连越巂,风雨暗荆蛮。

雁矫衔芦内,猿啼失木间。

弊裘苏季子,历国未知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欲归瀼西宅,阻此江浦深。

坏舟百版坼,峻岸复万寻。

篙工初一弃,恐泥劳寸心。

伫立东城隅,怅望高飞禽。

草堂乱悬圃,不隔昆崙岑。

昏浑衣裳外,旷绝同层阴。

园甘长成时,三寸如黄金。

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

邦人不足重,所迫豪吏侵。

客居暂封殖,日夜偶瑶琴。

虚徐五株态,侧塞烦胸襟。

焉得辍两足,杖藜出岖嵚。

条流数翠实,偃息归碧浔。

拂拭乌皮几,喜闻樵牧音。

令儿快搔背,脱我头上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