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次罗山野望

长征此去路无穷,漠漠征尘逐晚风。

一片孤城哀角外,千竿修竹夕阳中。

血腥战骨争饥犬,雨打荒营没乱蓬。

但愿牧民来召、杜,笙歌重见旧瀛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充满了悲壮与苍凉之感。首句“长征此去路无穷”,开篇即以“长征”这一充满艰辛与挑战的旅程为喻,暗示了战争的漫长与艰苦。接着,“漠漠征尘逐晚风”一句,通过描绘战争后弥漫的尘土在晚风中的飘散,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惨烈与荒凉。

“一片孤城哀角外,千竿修竹夕阳中”两句,将画面聚焦于一座孤零零的城池和远处的修竹,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废墟之上,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血腥战骨争饥犬,雨打荒营没乱蓬”这两句则直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战死者的遗骸被饥饿的野狗争夺,荒废的军营在风雨中摇摇欲坠,蓬草杂乱无章地覆盖着,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留下的破败景象。

最后,“但愿牧民来召、杜,笙歌重见旧瀛东”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和谐社会的向往,希望战争能够结束,人们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再次听到欢快的音乐,重现昔日的繁荣景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后荒凉景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过茅港尾庄

腥血吹风扑面凉,萧条何处觅村庄。

千堆白骨皆新冢,十里平沙是战场。

落日昏黄闻鬼哭,啼禽呜咽断人肠。

当年此地人居密,转眼荒凉倍可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暮次麻豆道中

暮云黯黯欲黄昏,纵辔狂随夕照奔。

仆马驰驱嗟远道,田园荒废剩空村。

林烟惨淡疑烽火,碛草模糊认血痕。

今夜不知何处宿,啼鸦绕树对消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赴郡苦热,得雨偶作

酷暑风来亦为厄,暖风熛怒几烁石。

恶氛矧复逐征尘,白昼道傍鬼捉客。

叹我南行当其时,健夫十人九丧魄。

彻夜传呼巫与医,身心交瘁莫安席。

想见武侯渡泸时,精诚在抱消疠疫。

古今无数匡济才,许国御微敢自惜。

捧檄我亦奉命来,旅次焦劳热反剧。

欲逃乐土苦无从,救兵一夜来风伯。

大块噫气夹雷鸣,俄顷滂沱势漂麦。

此时消尽胸中愁,旱魃成群皆辟易。

自是天心协人意,遇难成祥由善积。

遥思七省临欃枪,杀人如麻地流赤。

吁嗟乎,安得王师如此雨,露布一朝传遐僻。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呈台澎道徐树人廉访四首(其一)

价留鸾掖有文章,此日旌旄镇海疆。

众望巍巍崇鲁殿,舆情历历数甘棠。

培才不惜金针度,选士频操玉尺量。

喜看公门桃李树,秋来并作桂花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